淘汰赛开启,新能源车将现“苹果+安卓”态势

新能源车的态势
发布于: 2 月 17, 2023
编辑: Wendy Zhang

伴随着全球碳中和的政策,燃油车市场正在走向尾声,新能源车时代在政策和资本的护航下一路呼啸而来。在特斯拉的引领下,超速进入了下半局淘汰赛。

正如大家初始就曾预计的那样,整车市场的竞争最终很可能实现与智能手机相似的格局,即“苹果+安卓”的竞争情形。当然,传统汽车厂商品牌都有很大转型成功的可能,不会都像当初的诺基亚那样。

就在马斯克宣布3月1日公布特斯拉宏图第三篇章之前,率先承诺将特斯拉充电网络开放给所有电动汽车。

无疑,这对整个电动汽车产业生态是巨大利好,连拜登都表示:“这是一件大事,它会产生重大影响。”

尽管美国政府早前表示,如果特斯拉不对外开放充电网络,就会被排除在美国政府提供的75亿政府补贴之外。但从马斯克的一贯调性来看,此次开放绝对不是出于被迫,而是他宏大新能源布局的一部分,白宫的做法最多起到一个加速作用。

马斯克的新能源大布局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的快速提高,充电桩的建设成为下一步的关键,因为当前司机找到可用的充电桩还存在一定难度。美国政府表示,到2030年,在美国道路上建设至少5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站。

早在2012年,特斯拉就开始部署超级充电桩,到2022年11月22日达到了4万个大关。这一超级充电站网络专属为特斯拉电动车服务,被认为是这个行业中最可靠的,也成为特斯拉车主们的福利。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约占美国所有直流快速充电站的24%。

此次据白宫发布,特斯拉将在2024年底前开放7500个充电站,供所有接口可兼容的电动汽车使用。

特斯拉还同意进一步开放其在全美各地的“目的地充电服务”网络,此类充电服务位于酒店和其他一些地点,在那里车辆可以停泊数小时。

事实上,马斯克早就承诺要向其他公司的电动汽车开放特斯拉超级充电网络,曾经表示将在2021年晚些时候开放。虽然该计划并没有按时实现,但一直在酝酿之中。

2021年底开始,特斯拉陆续在荷兰、挪威、法国等地开放了一些充电站用于试点。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未来的电动车充电桩都将实现全面共享。

对于整个行业来看,这无疑有百利无一害,意味着电动车全面取代燃油车的目标又进一步。但对特斯拉公司来说,此次将自家建设的充电网络给竞争对手的车用,算是有利有弊。

利处来讲,车主充电不是免费的,开放充电装置会给特斯拉带来数亿美元的额外收入;但弊处看,原本特斯拉车主的特权被剥夺,可能会影响一些人的购车选择,至少存在一定的风险。

马斯克做这个决定的时间点非常关键,此次承诺的时间是2024年底之前,从早前说的2021年底算是推迟了3年,估计就是对特斯拉的市占率考量后做的决定。

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方向,特斯拉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从之前的两大篇章到即将公布的“第三篇章”来看,马斯克在实现“完全可持续能源”的道路上,成就竞争对手后再“卷死”竞争对手,最终才能建立相对稳定的生态。进入竞争下半场,对不少整车市场来说会是淘汰赛。

整车竞争格局将趋稳,产业链快速增长

刚刚过去的2022年,资本市场整体在至暗冰封期,但新能源车市场可谓一枝独秀,当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

市场迅速扩张之下,车企的日子却并不相同。

特斯拉和比亚迪虽各有千秋,但算是两个最大的赢家,特斯拉凭借极致标准化实现高毛利率,产量销量和利润都实现快速上升;比亚迪则靠多样化,登上了新能源车全球销量一哥的宝座,更为重要的是,以160亿的净利润摆脱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当年其他厂商的销量也都迅速增长,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增速分别为34%、47%、23%,吉利、埃安、奇瑞、长安的新能源乘用车增速分别为278%、116%、127%、178%。

不过,2023年伊始,特斯拉按下了价格战的按钮,一场新的战事来袭。

面对特斯拉硬抢自家的目标客户,造车新势力们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叠加春节休工、国家补贴退出等因素,舆论聚光灯下的新能源车厂们开年就遭遇超级寒流。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车市场整体来看并不算弱。数据显示,对比2022年春节月的2月份,2023年1月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分别增长15.4%和22.2%,这意味着传统车企们正在新能源车领域奋起直追。

发起价格战让竞争对手恐慌之后仅仅一个月,牛气任性的特斯拉就又上调了Model Y的售价。

对于这种“先降后涨”的频繁调价,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在社交平台上解释称,此系特斯拉坚持依“以成本定价”原则所作出的决策。

现代商业社会,“以成本定价”显然只是个托辞,不然无法解释同行业企业毛利率之间的巨大差异。按照马斯克在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的,降价带来需求激增,特斯拉2023年1月份的订单量达到了产能的两倍。恐怕,这强劲的需求才是特斯拉突然涨价的关键原因。

要说这种让人发懵的商业操作真也只有马斯克做得出来,但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特斯拉这种非常态的调价对品牌影响力居然没有伤害。

经过这次的折腾,估计2023年年内,新能源整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就能趋于稳定,特斯拉在这个时间点向其他车放开充电桩,应该对自己未来的市占率充满信心,此次不讲规则的频繁调价也验证了特斯拉的品牌力。

整个新能源产业生态将得到爆发式的增长,但最好的投资机会恐怕不在整车厂了。

深度分析 清洁能源 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