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联储掏出了新的应对危机工具——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美国财政部又提供250亿美元资金支持,但美国银行业的恐慌情绪仍在继续蔓延。
市场对新一轮金融危机的担忧与居高不下的通胀让美联储纠结无比。
本月早些时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表示,可能不得不采取更积极的方式来抑制通胀,银行危机改变了这一趋势。
今天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并暗示加息即将结束,与市场早前的预期基本一致。这是自2022年3月以来的第9次加息。
Silvergate、硅谷银行和Signature三家银行相继倒下后,第一共和银行开始步入摇摇欲坠的行列。
和硅谷银行一样,第一共和银行也有众多高净值客户,大部分储户的存款远远超过联邦保险门槛25万美元。
美国银行、花旗集团、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等11家银行共同宣布向第一共和银行共计存入300亿美元无保险存款,都没有阻止公司股票的进一步下跌。这意味着,银行爆雷风暴仍可能会升级。
当对一两家银行的信心受到动摇时,投资者就会战战兢兢地寻找下一个潜在受害者,刺激客户去取款,从而真的引发银行的挤兑,又推动银行股全线走低。
而这就是美国银行业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这种危机连锁反映和2008年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但并不意味着更容易解决。
2008年金融危机源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
利率上升,经济不好,借款人还不起房贷了,房价暴跌,房产次级贷也就一文不值,环环相扣,房贷相关衍生品业务占比高的投行机构破产,引发了金融风暴。
当时,美国主要的房贷利率都是浮动利率。在房产市场火热的时候,很多人都能轻易获得高额贷款,利率上升,再叠加经济不景气,很快就会有大批人还不上房贷,最先爆雷的是资质不够的房产贷款人。
而此次美联储连续暴力加息首先承受压力的是银行。因为目前美国大部分的按揭贷款都是固定利率,所以美联储连续加息,并没有传导到贷款人那里,这也是通货膨胀迟迟不能压下来的部分原因。
对普通居民来说算是好事,但银行就惨了,变成了亏本买卖,小型银行也就成为率先爆雷的部门。
2008年次贷危机中,房产市场的崩盘使得次级贷一文不值,那些层层包装的衍生品都直接归零,相关银行资不抵债,只能破产。
而此次,不管是专注于创投企业的硅谷银行,还是第一共和银行等地区性银行,持有的资产质量都不能说差,基本都是美国国债和其他债券,理论上都是很低风险的,只要持有到期依然是赚钱的。
因此,此轮危机不是资不抵债,而是流动性危机。拯救方法来看,美联储接受债券做抵押为这些银行提供流动性,或者大银行联合起来注入流动性,都是办法。
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再将脑洞开一开,为何美债通常被认为低风险甚至无风险呢?
还不是因为有美国政府做了信用担保,市场默认到期就能获得本金。
但这本金是哪里来的呢?发行新的美债或者发行新的美元。那新的美债卖给谁呢?
接下来就说说和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最大差别。
此次美国小银行危机是由美债收益率倒挂引起,也就是受美联储暴力加息的影响,旧的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没有新发行的两年期收益率高,导致老的债券缺乏流动性,要卖必须大幅折价。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背后最大的拯救者是中国,当然彼时的中国也是为了自身利益,毕竟当时的外贸依存度超高。
从2008年开始,中国就不断增持美债,2007年只持有4774亿美元的美债,2008年增长到7274亿,之后依然持续购入,到2012年中国持有的美债高达12204亿美元。
再来看当下,2021年以来,中国持有美债规模快速下降,从高点的1.1万亿美元降至最新8594亿美元。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这样,全世界不少大规模资金都在这么做,毕竟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当下出售美债是更理性的做法。
有大卖家不断卖出,又缺乏大资金买入,美国国债的流动性自然不保。
少了国际大买家,如果只靠美国内部市场消化的话,那美债的安全性可能也就不是那么理所当然了。
硅谷银行在美国排名16,Signature银行位列20,两家接连倒下;同期又有超过20家银行股票停牌,多家小银行股票跌惨。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十天之内。
这一危机的到来极为迅速,无论是监管层还是华尔街的分析师都没有任何预警,事实上,到破产前华尔街对于倒闭的两家银行股票还都非常看好。
面临这突如其来的危机,政府的救助措施出台也极为迅速。
美联储推出了新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允许银行通过抵押美国国债、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和其他债务,以一年期隔夜指数掉期利率加10个基点的利率借入资金来满足客户的取款要求,而不必亏本出售债券。
但事实上,全世界都在面临缺乏美元流动性的问题,其背后就是市场对美债的不看好,更确切点说,就是对美国政府信用的看空。
为了避免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3月19日,美联储与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瑞士央行发布联合声明,宣布通过常设美元流动性互换额度安排加强流动性供应。
联合声明称,为了提高互换额度提供美元资金的有效性,美联储已同意将7天到期操作的频率从每周增加到每天,这一操作将于3月20日开始,并将至少持续到4月底。
但是所有的救市行为都会对控制通胀产生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或许必须有一场经济衰退才能平息。
高盛已经将美国未来12个月的经济衰退概率从之前的25%调整为35%。
市场处于草木皆兵的情况下,黄金出现了大幅上涨。
美股虽然银行股大幅下跌,引领大盘在两周内损失数十亿美元,但以科技公司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上下震荡,并未出现全面下跌的状况。人类每次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走出,最终依靠的还是科技的突破。
可以预计,杠杆周期后市的交易热点依然会是科技创新,新能源和人工智能会是最可能具有突破的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