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概股,很多人都会很好奇:为什么没有美概股、日概股、欧概股呢?
中概股,顾名思义,就是主打中国概念的股票。中国改革开放虽然1978年就已经开始,但资本市场的真正开放一直到1990年才拉开帷幕。在那个年代,国际市场压根就没听说过中国企业品牌,也分不清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因此这些股票自然成了一种抽象的概念。
中概股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中概股公司以国企为主。1992年,华晨汽车登录纽交所,打响了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第一枪。提到华晨你可能并不陌生,它旗下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合资品牌。没错,就是那个经常被车主嫌弃,新车到手立刻抠标的“华晨宝马”。1993年,青岛啤酒成为首家在香港发行H股上市的内地企业;而就在同年,国企中石化控股子公司上海石化,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同时在香港、纽约、上海三地上市的企业。之后,中石油、中国联通,还有中国人寿保险这些响当当的“国字号”品牌也跟着“出海”融资,在境外资本市场掀起了新的篇章。
中概股的第二波发展,源自21世纪的互联网热潮。新浪、网易、搜狐、盛大、百度、优酷、土豆先后登录纳斯达克。值得一提的是,仅在2010这一年就有63家中国企业在美国IPO,创下历史记录。不过,争先恐后的上市背后,隐藏着海外空头机构的猎杀危机。针对中概股做空的有三个代表机构,分别为香橼(Citron Research)、浑水 (Muddy Waters Research)和灰熊研究 (Grizzly Research)。后者影响力偏弱,但前两者香橼和浑水各自做空中概股约20家,是不折不扣的“狙击手”。尤其是浑水,在与加拿大多交所前上市公司嘉汉林业(Sino-Forest)的做空大战中大获全胜,要知道嘉汉在被做空前最高市值多达70多亿美元,是北半球最大的私人林业公司。这一事件对于整个中概股资本市场造成了沉重打击。
中概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始于2014年,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为重要标志,开启了新一轮的赴美上市热潮,平均每年约30家。受益于全球量化宽松以及资本对中国资产的看好,中概股从2019开始经历了一波大牛市,直到2021年2月达到峰值。期间多只中概股股价翻倍,例如拼多多、蔚来汽车都翻了六倍,哔哩哔哩涨了四倍,新东方的涨幅也超过两倍。
牛市过后,便是一轮暴跌崩盘。中概股惨变“中丐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美两国的监管冲突。2020年12月,特朗普签署了一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The 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这份法案规定连续三年不交审计底稿就得退市,但是一些公司由于国内的数据安全规定,根本无法向境外提供相关信息。2020年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事件也带来了信任危机,加上双重监管下的规则不一致,让这些中概股的处境尤为尴尬。不少公司最终无奈选择退市回归港股和A股。
回顾这段跌宕起伏的三十年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中概股作为中国资产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名片,辉煌时也曾造就过一批龙头企业。对于海外的投资者而言,中国概念股也已经从早期的噱头,变为了真正的价值投资。比起短期投机,这些老练的投资者更关注的是企业的长期发展。
前阵子拼多多用低价战略登录北美市场,把“砍一刀”的热潮带给了国外用户。在近期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业绩不仅轻松超过分析师预期,还战胜了竞争对手阿里巴巴和京东。年初至今,拼多多在纳斯达克的股价已经上涨超过10%,这也将人们的关注点再次聚焦到中概股。即便中概股仍处在低迷之中,但大浪淘沙过后,优质企业终将会留下,互联网、AI、半导体、新能源板块的公司将更具竞争力。除了拼多多外,比亚迪、携程、百度、阿里巴巴等公司都值得观望。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NAI500全新中文频道 – NAI热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