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谷歌CEO施密特:人工智能浪潮,英伟达是最大的赢家

英伟达发布劲爆财报,但没有市场期待的那么劲爆
发布于: 8 月 21, 2024

人工智能(AI)对Alphabet(原谷歌)而言并不陌生。早在2001年,该公司就将机器学习融入搜索引擎,五年后又推出了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语言翻译工具谷歌翻译。在这两个关键AI里程碑时期,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执掌谷歌,2001年到2011年期间担任该公司CEO,之后四年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并于2015年至2018年期间担任执行主席。

你可能会认为,在施密特眼中,谷歌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头羊,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相反,这位前谷歌CEO认为英伟达NVIDIA(NASDAQ:NVDA)才是AI浪潮的最大赢家。

英伟达的巨大优势

最近,施密特在斯坦福大学的访谈中谈到了人工智能。他的演讲视频最初被上传到网上,但随后又在他的要求下被撤下。在这次的访谈当中,施密特表达了对英伟达前景的乐观看法。

这位前谷歌CEO仍与科技行业保持联系。他对斯坦福的学生们说,大型公司计划大规模投资支持AI的数据中心,而这些数据中心主要用的是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单元(GPU)。施密特表示,通过交谈得知,大公司称他们需要200亿美元、500亿美元,甚至1000亿美元。

施密特认为,英伟达的竞争对手远远落后,而且这之间的差距难以弥补,原因很简单:许多AI开发人员使用的开源工具都基于英伟达的CUDA编程语言。AMD新的AI芯片又如何呢?施密特表示,AMD用来翻译CUDA代码的软件“目前还不起作用。”

“你知道该怎么做”

施密特告诉斯坦福的学生:“如果3000亿美元都流向英伟达,你知道在股市上应该如何操作。”他很快补充道:“这不是股票建议。”不过,他的这一表态几乎等同于荐股。英伟达报告2025财年第一季度营收260亿美元,公司二季度营收指引为280亿美元。如果施密特的预测是对的,该股股价将大幅上扬。

除了英伟达,施密特同样看好该公司的大客户。在他看来,相比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财务实力雄厚,有能力斥巨资买入英伟达芯片的大公司将获得巨大的优势。

至于潜在的AI赢家,施密特并没有特别提及他的老东家,但提出目前只有三个“处于前沿”的AI模型,并且它们跟其他模型之间的差距“似乎还在扩大”。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谷歌的Gemini是这三大AI模型之一,另外两个则是OpenAI的GPT-4和Anthropic的Claude。

英伟达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

虽然施密特极力看好英伟达,但这并不足以构成投资这只AI股票的理由。且不说对错,即使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英伟达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投资组合。此外,该股目前市值高达3.2万亿美元,已经透支了大量的增长预期。估值专家Aswath Damodaran认为,为了吸引投资者,英伟达需要在AI基础设施之外找到新的增长市场。

人工智能 半导体 成长股 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