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标普500指数连续第二年获得超额回报的一年,截止12月9日收盘回报率已经达到了29%左右,去年包括股息在内的总回报率为26.3%。
连续两年的牛市不禁让投资者开始怀疑,市场是否已经变得过于浮躁。而地表最强投资人股神巴菲特显然也注意到了一些估值升高的现象,近期卖出了伯克希尔持有的一些顶级股票,并储备了现金。
那么,美股2025年究竟会不会崩盘?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取决于目前市场中的两大因素。
从一系列指标来看,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交易估值目前显然处于历史高位。上个月,Fool.com的撰稿人Sean Williams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自1871年以来,标普500指数目前的估值水平仅出现过三次,而每次都伴随着熊市。
他研究的估值指标是席勒市盈率,有时也称为周期性调整市盈率,或CAPE比率。该指标基于过去10年的平均收益来计算市盈率,以平滑经济周期对公司盈利的影响,从而提供一个更稳定和长期的视角。
Sean指出,标普500的席勒市盈率只在另外两个时期达到过38倍,分别是互联网泡沫时期以及2022年初市场回调之前。2024年12月初,这一比率达到了38.8 倍。
当然了,席勒市盈率只是一个很小的样本量,而且是一个向后看的指标,而市场往往是向前看的。与此同时,美股市场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苹果、英伟达和微软三巨头占到该指数的20%。其中,英伟达约占6.8%。而这些最大的公司目前正享受着可观的盈利增长,进而降低了未来的市盈率。例如,英伟达的12个月追踪市盈率为56倍,但根据分析师对明年的盈利预测,远期市盈率仅为32倍。
然而,席勒市盈率并没有考虑到这种爆发式增长,而是假定这种增长是周期性的。这就引出了决定明年市场是否会崩溃的下一个关键因素。
人工智能(AI)或许将成为决定明年市场是否崩盘的最关键因素。标普500指数中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的股票集中在八家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公司中。如果说之前的互联网热潮是由一群新兴公司引领的,那么如今的人工智能热潮则是由规模极大、盈利能力极强的资深公司引领的,而且这些公司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拥有多元化的业务。
因此,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几年标普500指数的最大驱动力。而目前推动人工智能支出的是那些盈利能力极强的大型科技公司,这些科技巨头正在竞相开发最好的人工智能模型。只要这种竞争继续下去,就会对英伟达有利,进而对标普指数有利。而为了推动人工智能模型的发展,企业需要成倍增加计算能力,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
也就是说,这些人工智能支出需要转化为大型科技公司的增长。到目前为止,拥有大型云计算部门的公司包括亚马逊、微软和Alphabet都已经从其云计算部门看到了强劲的收入和营业收入增长。现在,科技公司的客户也需要看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强劲增长,而市场刚刚开始看到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增长在软件行业加速。反过来,软件公司也需要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为客户(包括科技行业以外的客户)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而到现在为止,投资者的感觉是一切仍处于早期AI阶段,这就是为什么市场能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不会在今年出现崩盘的一个原因。美股牛市平均会持续5年半左右,而目前的牛市才刚刚开始两年多一点。
归根结底,标准普尔500指数2025年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取决于企业从人工智能中获益的程度,以及在改进人工智能方面愿意投入的资金,崩盘的可能性可能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