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的革命持续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因为这一创新技术改变世界的潜力不可忽视。然而,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赢家与输家可能会很快易位。
最近,微软Microsoft(MSFT)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采访中发表的言论可能让2023和2024年的大赢家英伟达(Nvidia)面临潜在的挑战。然而,这些言论却可能给某些大宗商品以及相关的股票带来巨大利好。
本月早些时候,纳德拉在与风险投资家布拉德·格斯特纳(Brad Gerstner)和比尔·格利(Bill Gurley)1个多小时的深度访谈中提到,微软不再面临英伟达芯片供应不足的窘境。这一转变可能对英伟达以及整个AI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他在播客中表示:
“我们现在面临的瓶颈更多是能源,而不再是芯片供应……2024年,我们的供应的确受到限制。因此,我们对2025年上半年(微软的财年后半段)抱有乐观预期。展望2026年,我们预计情况会更好,发展前景良好。”
纳德拉的这一言论发表以来,英伟达股票表现疲软。2023年以来,由于AI芯片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促使英伟达图形处理器(GPU)的收入与利润率都得到大幅提升。然而,纳德拉有关供应不足或许即将终结的表态,可能意味着以下几种情况:
虽然有传闻称AI大型语言模型的创新速度可能放缓,但行业内的很多大佬对此都予以否认。因此,微软的态度可能暗示另一种情况:公司自研芯片“Maia加速器”的产量正在爬升,而非英伟达芯片需求的下降。相比其他云计算竞争对手,微软在自研芯片领域一直落后,但近期快速追赶。2023年底,微软首次推出“Maia加速器”和“Cobalt CPU”,2025年可能是它们全面量产的关键节点。
纳德拉关于“能源约束”的言论说明了AI需求依然强劲,尤其是在企业客户领域。
纳德拉提到的“能源约束”引发了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关注。据预测,美国未来几年的电力需求可能会达到空前水平,AI数据中心将成为主要驱动力之一。
然而,为了满足电力需求,哪些能源形式能迅速投产以填补空缺?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与风能虽然潜力巨大,但由于间歇性问题及建设周期,无法完全满足AI数据中心的全天候需求。另外,一些核能股票虽在2024年表现抢眼,但核电站投用时间漫长,例如微软曾签下三里岛核电站的供应协议,但该设施要到2028年才能重新投入运营。
因此,分析人士认为,天然气或成为唯一能够快速部署,从而满足AI数据中心需求的能源选择之一。著名对冲基金经理大卫·泰珀(David Tepper)曾警告称,如果要满足AI的能源需求,就必须使用天然气。近期,摩根士丹利能源分析师斯蒂芬·伯德(Stephen Byrd)也表示,在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的直接带动下,2025年天然气股票可能迎来新一轮爆发。
总结来说,随着AI需求的持续增长,这一领域对能源的依赖将为天然气行业带来巨大机遇。而在芯片供应格局变化、微软技术独立性上升的背景下,未来天然气股票可能跑赢英伟达,从而成为新的投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