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美加墨关税上演极限反转。美国总统特朗普先是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别征收25%的关税,但仅仅过去两天,特朗普就宣布暂缓对两国的关税措施30天以便各方继续谈判。此外,在周六的声明当中,美国政府还计划对加拿大的能源进口征收10%的关税,引发了石油市场的广泛关注。
特朗普在世界经济论坛(WEF)上表示,美国不需要加拿大的原油或其他商品,美国拥有无限的能源,并称如果没有大规模的“补贴”,加拿大作为一个国家将无法维系。但专家认为,这种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符。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的Richard Masson在接受采访时直言,这不是事实。 Masson指出,美国每天从加拿大进口约400万桶原油,其中超过200万桶是稀释沥青,用于美国多地专门的炼油设备(如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以及伍德河的炼油厂)。美国高度依赖加拿大原油,并且无法轻易更换其他油种。
国际分析机构也对此表达担忧。标准银行(Standard Chartered)指出,如果关税实施,美国中西部炼油厂无疑将削减生产规模并遭受高额成本,这势必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数据显示,2024年前10个月,美国每天总共进口约660万桶原油,其中400万桶为重质原油。2024年,美国重质原油进口的75%来自加拿大,过去10年,中西部地区炼油厂的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9.89%。2000年以来,加拿大重质原油在美国市场上的占有率一直在稳定上升,几乎取代了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的出口份额。另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加拿大原油产量的大约80%流向下游的美国炼铀厂,截至1月3日当周的美国加拿大原油进口量更是达到442万桶/日的纪录高点。
根据能源分析师的估计,倘若特朗普对加拿大能源施加10%的关税,美国中西部地区的汽油价格将上涨约10%。另一位行业分析师Tom Kloza则预测,如果炼油商将关税完全转嫁给消费端,美国部分地区的汽油价格每加仑可能提高0.35美元。
根据能源分析公司Energy Aspects研究总监Amrita Sen的分析,长远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利好亚洲的炼油厂。这些关税将显著提高美国炼油厂的成本,削弱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而亚洲炼油厂将趁机扩大市场份额。
“对美国炼油厂而言,这是巨大的损失,而对其他地区尤其是亚洲,这是个机会”,Sen指出。
针对关税引发的不确定性,美国燃料与石化制造商协会(AFPM)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官Chet Thompson呼吁快速解决与北美邻国的贸易争端,尽快将原油和石化产品移出关税清单,以避免消费者承担更大的成本。美国石油学会(API)主席Mike Sommers也重申将继续与特朗普政府合作,保护能源低成本优势,维护美国炼油行业的竞争力。
尽管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原油征收10%的关税尚不足以彻底颠覆美国炼油行业,但这可能导致进口成本增加,尤其是中西部和西海岸的炼油商将首先感受到压力。而加拿大则可能借助“Trans Mountain管道”扩建项目,将更多的原油输送到亚洲市场。
美国的炼油行业正面临日益复杂的全球市场环境,特朗普的施压或许会产生预想之外的连锁反应,削弱国内炼油能力的同时,反而让其他地区意外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