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铜市场正经历历史性紧缩。随着中国铜库存逼近警戒线,叠加美国需求激增及特朗普政府酝酿的贸易限制措施,铜价持续飙升。大宗商品交易巨头摩科瑞指出,当前市场正遭遇“史上最严峻的供应冲击”。
与此同时,国际投行高盛5月7日(周三)发布最新报告,将2025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铜价预期从先前的每吨8620/8370美元分别上调至9330/9150美元,并称全球铜市将在2026年正式步入供应短缺周期。分析师指出,电气化相关产业的强劲需求与矿山供应增速受限形成共振,预计2026年第四季度铜价将强势反弹至10500美元/吨上方。
摩科瑞金属与矿业研究主管Nicholas Snowdon透露,中国铜库存上周锐减创纪录的5.5万吨至11.68万吨。若按此消耗速度,中国库存可能在6月中旬归零。他强调称,中国国内需求激增但库存缓冲极薄。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已启动对中国铜产品“倾销及政府补贴性产能过剩”的调查,此前美国对钢铝产品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
纽约商品交易所铜期货价格年内涨幅达16.35%,达到4.69美元/磅。尽管中国商务部表示正评估与美方进行贸易磋商的可行性,但市场紧张情绪仍未缓解。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交易所铜库存已攀升至2018年以来最高水平,反映市场对供应中断的避险情绪。
作为全球最大精炼铜生产国,中国冶炼行业高度依赖进口废铜,其中近半数来自美国。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出口96万吨废铜,但今年前两月出口量同比下滑。若美国实施废料出口禁令或中国采取报复性关税,亚洲最大经济体的铜短缺恐将恶化。
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战略总监Michael J. Finch指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及可再生能源的爆发式增长正系统性地提升全球铜需求强度。尽管单车用铜量从2015年的100公斤优化至68-70公斤,但到2040年,仅电动汽车领域就将产生超500万吨的年度需求。
面对变局,欧洲铜业巨头Aurubis宣布投资7.4亿欧元在美国佐治亚州建设再生铜工厂,预计本财年末投产,旨在强化本土供应链。市场观察人士正密切关注中美能否在铜市危机全面爆发前化解贸易争端,为紧绷的全球供应链争取喘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