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美股稀缺的价值型科技巨头

亚马逊:美股稀缺的价值型科技巨头
发布于: 5 月 20, 2025

过去二十年,尽管科技股凭借持续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推动市场增长,但随着投资者持续追捧行业龙头,真正具备吸引力的价值型机会在科技巨头中已愈发稀缺。然而,亚马逊(NASDAQ: AMZN)仍是一个显著的例外。尽管业务基本面强劲,但2025年初至今股价下跌6.3%,这种背离为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以下三大理由显示,亚马逊当前股价水平或为“价值洼地”。

理由一:亚马逊云服务仍是高增长“现金奶牛”

作为亚马逊的核心利润引擎,AWS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93亿美元,同比增长17%,并创造115亿美元的营业利润,远超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目前,AWS占据全球云基础设施市场约30%的份额,领先于微软Azure(约21%)和谷歌云(约12%)。市场主导地位叠加企业对人工智能(AI)及机器学习应用的需求,推动AWS持续获得高利润率且加速增长的经常性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首席执行官Andy Jassy近期指出,随着各行业部署生成式AI工具和大语言模型,AWS跟AI相关的工作负载正以三位数的增速扩张。这一趋势为敏锐的投资者提供了重大机遇。

理由二:机器人技术重塑物流配送经济性

亚马逊已悄然成为自动化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公司的物流网络运行超过75万台机器人,从移动货架的驱动单元到执行复杂分拣任务的Sparrow和Cardinal系统。最新一代机器人物流中心使订单处理速度提升约25%,服务成本降低约25%,购物高峰期表现尤为显著。目前,亚马逊约75%的客户订单通过机器人辅助完成。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预估,到2030年,仓库自动化或为这家电商巨头每年节省100亿美元成本。凭借十年积累的技术优势与全栈机器人整合能力,亚马逊正在构建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物流“护城河”。

理由三:量子计算领域的先行者

亚马逊对量子计算的投入虽然低调,却有望成为该公司最具变革性的布局。通过AWS Braket平台,亚马逊为研究者和开发者提供了访问多供应商量子硬件、运行混合量子-经典算法及模拟量子环境的统一入口,且完全融入现有AWS云生态。

这一平台不仅是学术实验工具,更被《财富》500强企业和政府机构用于探索药物研发、物流优化、材料科学及量子加密等前沿场景。通过将量子工具直接嵌入云基础设施,亚马逊确保未来技术成熟时,客户可无缝将其整合至实际应用中。尽管量子计算大规模商用仍需数年,但亚马逊的早期投入和基建优势或助其在该领域商业化时占据主导地位,正如十年前AWS悄然引领云计算革命。

投资逻辑:成长性与战略布局兼备

亚马逊罕见地融合了高增长、规模效应与长期技术押注能力。仅AWS便足以支撑该股溢价估值,而机器人技术正在重构核心业务的成本结构。与此同时,量子计算及卫星宽带(Kuiper计划)等前沿领域的布局,赋予亚马逊同行难以企及的多元化潜力。当前,该股前瞻市盈率仅为31.8倍,对于寻求“合理价格下持续增长”的投资者而言,或是颇具吸引力的入场时机。

云计算 价值股 成长股 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