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近日签署行政令,要求降低美国处方药价格。白宫指出,尽管美国人口不足全球5%,却承担了约75%的国际药企利润。新政要求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向药企传达价格目标,若企业拒绝接受,则将启动“最惠国定价”机制。这一政策可能对礼来、辉瑞、百时美施贵宝(BMY)等药企构成显著冲击。
以百时美施贵宝的抗凝血药Eliquis为例,该药2013年在美日同步上市。日本政府作为单一谈判方,通过强力议价将年度治疗费从1000美元降至2024年的900美元。相比之下,美国市场去年同款药物的年度费用仍高达7100美元。尽管根据《通胀削减法案》,2026年该药在联邦医保D部分(处方药计划)中的价格将降至2772美元,仍为日本现行价格的三倍。
“最惠国定价”机制意味着当外国政府谈判获得更低药价时,美国医保体系及商业保险公司将自动适用同等价格。该政策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曾遭法院禁令叫停,主要原因是行政程序瑕疵。当前政府尚未说明此次政策调整的实质性改进,市场普遍预期法律挑战仍将延续。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食药监局(FDA)4月已裁撤超3500名员工,导致多个新药审批延误。在专利保护期有限的背景下,若创新药上市进程持续受阻,百时美施贵宝等药企或将面临增长瓶颈。分析人士建议投资者保持观望,待FDA运作效率明朗后再作决策。
当前政策环境下,制药股暂时无需恐慌性抛售,但此时入场布局亦非良机。行业前景仍需密切关注政策落地进展与监管机构效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