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需求回归,花旗看好金价未来三个月重回3500美元

各国央行有望增持黄金储备,肯尼亚央行行长表态
发布于: 5 月 26, 2025
编辑: Caroline Kong

5月中旬中美经贸会谈后,由于投资者情绪发生转变,黄金市场出现了一波抛售。但就在刚刚,花旗银行分析师在最新的报告中将短期金价预测上调至每盎司3500美元,较5月中旬的3000-3300美元区间显著提升。这一调整主要基于两大驱动因素:地缘政治风险升级与贸易关税不确定性加剧。

贸易摩擦与避险需求助推金价

几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加征50%关税,尽管随后态度软化,但市场对贸易局势的担忧情绪已再度被点燃。花旗指出,此类不确定性正推动资金涌入黄金等避险资产。事实上,今年4月金价曾因美联储独立性争议短暂突破3500美元,随后因贸易紧张缓和回落至3150美元。但当前环境显示,金价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维持3100-3500美元的区间震荡,为投资者提供战术性配置机会。

中国需求复苏释放强劲信号

另一方面,全球最大黄金消费国中国的进口数据显著回暖。香港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经香港净进口黄金43.5吨,较3月的净出口4.9吨大幅逆转,总进口量达58.6吨,创一年新高。分析师指出,此前一季度中国黄金进口低迷导致本地供应紧张,境内溢价攀升至每盎司44-50美元,刺激进口需求反弹。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连续6个月增持黄金,并通过增加商业银行外汇配额支持进口,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对黄金的长期信心。

长期隐忧与结构性支撑并存

花旗对黄金价格的长期走势仍持谨慎态度。一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和美国中期选举可能缓解经济风险,削弱避险需求;另一方面,全球家庭黄金持仓已处于50年高位,或限制后续上涨空间。花旗分析师指出,黄金市场的结构性因素不容忽视:当前全球GDP的0.5%用于黄金投资,比例为半个世纪以来最高,印度和中国等关键市场的珠宝需求在高价下仍具韧性,央行购金潮亦持续提供支撑。

市场展望:震荡中的机遇

报告中称,综合来看,黄金市场正面临多空交织的局面。地缘冲突与政策不确定性构成短期催化剂,而亚洲需求复苏和央行购金则奠定中长期基础。投资者需警惕波动风险,但黄金作为多元化配置工具的价值在2025年愈发凸显。正如花旗所强调,当前阶段更应关注区间交易机会,而非单向押注。在全球化碎片化和货币体系重构的背景下,黄金的“避风港”角色或将持续深化。

 

Trump 利率 特朗普 贵金属 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