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铀矿产业在2024年迎来显著复苏,黄饼年产量飙升至70万磅,较前一年增长超过12倍。这一逆转源于多重因素:俄乌战争引发的全球能源危机推高铀价,拜登政府提供27亿美元联邦资金扩建铀浓缩产能,以及特朗普政府近期禁止俄罗斯铀进口并签署加速核能发展的行政令。
作为全球最大核电生产国(占全球30%产能),美国却长期依赖进口铀原料,98%的需求通过进口满足,本土产量不足全球1%。这种局面源于1980年代的政策转向——政府减少对铀产业支持,加之核事故冲击导致铀价暴跌,迫使本土矿场关闭。当前政策的逆转始于三年前:全球能源危机促使各国重拾核能,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清洁能源制造及加密货币热潮推高电力需求,倒逼能源转型。
为了提升美国的核电产能以及自给自足能力,特朗普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核电计划,主要目标是到2050年将核电产能从100吉瓦提高到400吉瓦,相当于新增约300座大型反应堆或数千个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该计划以政策松绑,加速审批和产能扩张为核心,但面临资源、技术和安全等多重挑战。
为突破困局,美国能源部开发钍基核燃料ANEEL,优势包括:废物量减少,能量密度提升(1吨钍相当于35-200吨铀)、防熔毁且不产生武器级副产品。爱达荷国家实验室的初期安全测试显示,该燃料在25GWd/吨燃耗下结构完好。但是,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等供应国加征10%的关税带来新风险——当前加拿大供应美国40%的核燃料,贸易摩擦可能冲击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