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贸易战的不确定性及通胀抬头的迹象,加拿大央行周三连续第二次维持基准利率在2.75%不变。尽管央行已准备应对经济可能遭受的冲击,行长蒂夫·麦克勒姆表示,货币政策委员会存在“明确共识”:在获得更多关税经济影响数据前保持政策利率不变。
麦克勒姆指出,不确定性高企,当日生效的美国钢铝进口新关税(税率50%,较此前翻倍)凸显了美国贸易政策的不可预测性。加拿大央行通常通过加息抑制通胀,降息刺激经济。但分析师指出,美国关税行动及加拿大的反制措施,可能同时推高物价并阻碍增长。
BMO首席经济学家Doug Porter表示,不确定性实为双刃剑。这并非暗示应多降或少降息,而是令决策愈发艰难,迫使央行几乎需要逐次会议审慎研判。麦克勒姆承认央行理事会内部对未来政策方向存在“不同观点”。他称理事会总体认为,若关税争端显现拖累经济迹象而物价压力受控,央行存在降息空间,但强调不应将此解读为政策导向信号。
加拿大央行预计2025年二季度经济将走弱,原因是企业在今年头几个月提前行动以规避关税。麦克勒姆同时提及野火对居民的影响,但称评估经济后果为时尚早。尽管4月核心通胀因“异常波动”加速突破3%,但一季度GDP超预期,劳动力疲软目前限于贸易敏感行业,消费与企业支出仍显韧性。Porter直言:“今日降息之门并未开启。”
根据LSEG Data & Analytics数据,金融市场预计7月会议的降息概率约为44%。Porter认为下次决策如同“抛硬币”,但预期经济形势将趋于明朗,央行可能降息25个基点。此后央行或重回观望模式,Porter预测政策利率将在2026年初降至2%的底部。CIBC首席经济学家Avery Shenfeld预计,若就业市场恶化且非关税商品通胀缓解,7月将降息25基点,9月再降一次至2.25%。TD高级经济学家Leslie Preston同样预期会降息,称“除非与特朗普政府达成贸易谈判的奇迹,加拿大经济今年恐陷衰退”。
加拿大联邦政府已宣布将年度预算案推迟至秋季提交。Porter分析,财政政策若通过扩大赤字提供强刺激,将制约央行降息空间。麦克勒姆则强调,经济的最大不确定性并非是预算案,而是美国关税。
专家指出,矛盾的经济数据令央行按兵不动。National Bank Financial首席利率策略师兼董事总经理Warren Lovely表示,放眼皆见矛盾信号——GDP首季增长但前景疲软;整体通胀受控而核心通胀高企;就业市场由强转弱;房市低迷却现回暖迹象。Devlin Capital创始人、C.D. Howe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Ed Devlin警告,若央行在经济长期疲软时过迟放松信贷,可能被迫重回零利率引发风险。他主张,当存在需全力避免的负面情景时,更应尽早行动,货币政策可先降至1.5%-2%区间再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