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lectric Metals (USA) Ltd. (TSXV: EML, OTCQB: EMUSF)
依托北美品位最高的锰矿床,Electric Metals致力于成为电动汽车电池、科技和工业市场上重要的国内高价值、高纯度锰产品生产商
作为一种关键工业金属,钒在钢铁制造和新兴能源存储领域扮演着双重角色。2024年全球钒产量维持在约10万吨,其中中国以绝对优势主导供应,俄罗斯、南非和巴西跟随其后。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钒在储能电池中的应用正为其市场注入新动能。
中国以7万吨的年产量(2024年数据)稳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总产量的70%。其钒资源主要来自钢铁冶炼副产物——钢渣提炼,国内旺盛的钢铁需求进一步巩固了这一优势。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指出,中国钒出口量“极低”,因本土市场利润更高。
尽管中国钒储量(410万吨)位居全球第三,但其高效提取技术和完整的产业链使其成为全球钒市场的定价核心。行业分析师认为,中国在全钒液流电池(VRFB)领域的布局可能进一步扩大其话语权。
俄罗斯以2.1万吨年产量排名第二,主要依托钢铁巨头EVRAZ的副产品提炼,其储量(500万吨)亦为全球第二。南非(8000吨)和巴西(5000吨)分列第三、四位,但2024年产量均出现下滑。
南非的钒生产以原生矿为主,Bushveld Minerals和嘉能可旗下矿山是生产主力;巴西则依赖Largo Resources运营的全球最高品位钒矿之一——Maracás Menchen项目。巴西同时也是全球最大钒出口国,占全球出口份额超25%。
目前,90%的钒需求来自钢铁行业,作为钒铁合金添加可显著提升钢材强度。但新能源革命正改写其需求结构。
全钒液流电池(VRFB)因寿命长、安全性高,成为电网级储能的新宠。随着各国推进碳中和目标,该技术在中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示范项目已进入商业化初期。Fastmarkets预测,到2030年,储能领域或占到钒需求的15%-20%。
钒的供应高度集中,前四大生产国贡献了全球90%以上的产量。但原生矿有限(仅南非、巴西为主)、地缘冲突(如俄乌战争影响物流)及环保政策(如中国钢渣回收标准趋严)可能加剧市场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最大钒储量国澳大利亚(850万吨)尚未大规模开发,未来或成为影响市场的关键变量。
结语
钒市场的未来将取决于传统工业与绿色科技的平衡。中国的主导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但能源转型带来的需求裂变,或为南非、巴西等资源国创造新的战略机遇。如何在稳定供应链的同时挖掘储能潜力,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