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r Navigation Systems Group Ltd. (CSE: SNA)
Star Navigation Systems Group Ltd.是一家飞行科学公司,为商业航空公司、公务机、直升机、军事和国防部门提供智能机队管理系统和健康监测解决方案。
顽固上扬、超预期的通胀数字不仅吓崩了美股市场,更让美联储加大了加息的力度。
今日美联储会议宣布,将政策利率再提升75个基点,这是自1994年11月以来联储最大的单次加息幅度。而按照早前鲍威尔的暗示,本月和下月都是只加息50个基点。可见,面对着同比8.6%的CPI上涨,美联储真的急了。
不过,自从5月份这超预期的通胀数据出炉,股票市场就已经先崩为敬。而且几乎在一夜之间,市场分析人士几乎全面提升本周加息预期至75个基点。
华尔街日报13日发表了题为“美联储可能考虑本周加息75个基点”的报道,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当天也发布相关报道。当天晚些时候,摩根大通和高盛的经济学家也在发给客户的报告中称,预计美联储将加息75个基点。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联储观察工具14日显示,交易员预期美联储在本周会议上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达到96.7%,而在一个月前,同样的概率仅为13.6%。
从某种角度来讲,美联储的意思就是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向市场提前渗透这一消息,免得会议之后杀个措手不及。正因为此,当消息真正出炉,市场已经提前消化,几大股票指数反而开始了恢复性上涨。
当然,市场依然弥漫着对经济衰退的恐惧,尽管鲍威尔表示,预期加息75个基点的举措不会成为常态,但他同时表示加息步伐取决于未来数据,而且承认让通胀回落还需要一些时间。
还有更为极端的警告,美联储费城分行担任经济学家长达14年的克鲁肖表示,目前的问题是美联储观望“太久”造成的,要缓解这些问题,最终可能需要采取措施将利率提高到大约5%。
美国通胀到底何时能够真正见顶还不好预测,但股票市场已经直线下跌许久,长期来看,当下已算筑底阶段,过度做空并不明智。
从当前盘面来看,最早下跌、且跌幅最惨重的中概股率先出现逆势反弹。
自今年3月份以来,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一直保持着强势,多次逆市大涨,整体表现远超过同期美股指数。
几家知名科技公司,如阿里、京东、拼多多等股价都有较为惊人的涨幅,拼多多股价增长更是超过120%。相比之下,苹果、微软、特斯拉等知名美股同期都有超过10%的跌幅。
再来回顾一下这波自2020年3月疫情开始的美股大行情,中概股与美国科技成长股同步触底后大幅走高。
而后受到一系列中美双方的政策打击,中概股率先开启了自由落体式下跌之路;而美国中小型科技成长股的行情紧跟其后,延续到了2021年2月才见顶;而后,美股指数在大型科技股的带动下直到2022年初才开始掉头下跌。
当然,中概股大跌及之后的反弹逻辑与美国科技企业不并相同。中概股主要是受到中美关系及中国内部监管政策调整的影响,投资者担心中概股会被迫从美国股市退出。而且从经营方面来讲,大型科技企业的业务扩张也受到了国内更严的政策监管。
到中概股近期的大涨,一方面源于这些上市企业基本面还算牢固,大幅的下跌使得估值具有吸引力,另外一方面还是受益于政策上的边际改善。虽然中美政策并没有更多走好的迹象,但也并未出现恶化,投资者担心的中概股大面积退市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整体还是看中国国内和美国的监管政策,以及它们相对之间的沟通。如果沟通比较有效,有一些共识,肯定是有利好,否则就负面一点。中国国内方面互联网资本政策也有待明朗化,但总体监管应该不会加码。”
回头再来看美国科技股,除了都有早前估值过高的问题之外,其下跌的原因与中概股并不相同,主要在于因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紧缩所致。
从超高估值一路下跌的美国成长型科技股的惨烈几乎不弱于中概股,那么啥时候也会到跌无可跌开始反弹呢?
尽管当下来看,市场仍有足够悲观的理由,但放长远分析,科技和成长永远是焦点,变量是估值。
但给成长型科技股估值确实不是容易的事情,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也就是被广泛认为的美国经济”无风险利率”。
传统的股票估值模型依赖于计算公司未来现金流的净现值。其中的贴现率就是无风险利率,也就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无风险率越高,未来现金流净现值越低,估值越低。
而成长型科技公司大都以技术颠覆者的姿态出现,早期的增长模式主要专注于抢占市场份额,因此往往会有很长的不盈利期,依赖外部资本来为自己的增长提供资金。当利率处于低位时,过剩资本充裕且廉价。当利率高企时,过剩的资本稀缺且昂贵。
可以看出,对于科技股来说,较低的无风险利率可以提高增长前景,并提升了估值。相反,较高的收益率对科技股来说是不利的,也正是10年期收益率的急剧上升直接导致了科技股的强劲下跌。尤其是缺乏自我造血功能的中小型科技成长股。
但另外一方面,股票的大跌使得估值快速回到合理区间,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在熊市大跌是最大的利好。
如果一家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那么其股价只是市场估值的反映,而并非其真正的价值所在,从长久来看,股价总要回归到公司的真实价值。
站在当前时点来看,美国科技股的估值并不比中概股高,而且10年期债券也有见顶迹象。中概股已经率先逆势反弹了,优质的中小型科技成长股还远吗?
提前布局中小型科技成长股不妨关注下面这两只:
Blockchain Foundry Inc (CSE:BCFN)是一家区块链技术提供商,专门为企业客户提供区块链咨询服务,开发和商业化基于区块链的业务解决方案,有望发展成为加拿大主要的区块链顾问。随着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公司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区块链产品化机会。
Star Navigation Systems Group Ltd. (CSE: SNA)是一家飞行科学公司,为商业航空公司、公务机、直升机、军事和国防部门提供智能机队管理系统和健康监测解决方案。我们的产品获得了加拿大交通部颁发的补充型号证书 (Transport Canada Supplemental Type Certificates),可以安装在任何类型的民用和商用飞机上。从制造角度来看,我们的产品通过了RTCA标准DO-160和DO-178的认证。我们也是一家提供军事和国防改装解决方案的管制物品(”CGR”)公司,我们的MedEvac项目在医疗后送/运输期间提供医疗和病人监测。
免责声明:NAI有偿发布此内容。此内容中所含材料仅供参考,无意构成在任何司法辖区进行证券发行。此内容不应解读为买卖产品或证券的要约、招揽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