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了!美國股市與經濟現實依然脫節

美国股市
發佈于: 10 月 28, 2021

制定價格,這是市場的內在屬性:信息進來,市場參與者消化信息,然後設定新的價格。比方說,如果出現石油短缺,市場對現有石油的需求就會上升,油價上漲。環境變化了,價格就會跟著出現相應的變化。

在多數市場上,新信息帶來新價格,這一過程幷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如果早上出現了石油短缺,傍晚石油就應該出現新的價格。沒有一個市場參與者希望自己是根據過時的信息在進行交易。一旦獲取石油變得更加困難成爲了一個清晰的事實,市場參與者爲了保護自己,都會搶在漲價前以相對更低的價格買入石油,這一行爲增加了需求,進而推高價格。多數市場都會快速處理新的信息幷轉化爲新的價格。

市場價格反映的是經濟現實

上面說了一大通,核心意思就是市場價格最終總是會反映經濟現實,但股市幷不吃這一套,兩者匹配可能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美國股市合理的CAPE(周期調整市盈率,也被稱爲席勒市盈率)是17,但除了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的一小段時間內,我們已經很多年沒有看到17這個數字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股市的CAPE升至25附近,除了2009年初有那麽幾個月下滑後,這一估值指標就沒有跌破這一水平,結果一轉眼25年就過去了。CAPE是席勒的研究成果,但美國股市的買入和持有者爲何不肯接受這一估值標準?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股市的運行方式跟其他市場不太一樣。

股市的行爲方式爲什麽這麽奇怪?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在股市上,喜歡低價的投資者是少之又少。在所有其他的市場上,商品的賣方希望賣個高價,買方則希望低價,雙方是一個博弈的關係。在理想的假設情况下,根據每年勞動生産率的增速,股市每年實際價格應該上漲6.5%,高于和低于這一水平將是异常現象。如果股市漲幅高于6.5%,潜在的買家會擔心自己支付了過高的價格,因爲高價買入意味著長期收益率的下滑。按照這一邏輯,需求就會萎縮,價格就會被拉低到一個更加合理、現實和可持續的水平。

想要價格朝著正確的方向運行,市場參與者必須充分知情,掌握了基于利己原則買入股票的充足信息。多數股票投資者已經接受了價格無感(不擇時)的訓練,因此股價上漲幷不會觸發他們想要賣出股票的衝動。在一個多數參與者要麽價格無感,要麽希望價格上漲(因爲這會提高他們投資組合的名義價值)的市場上,維持價格在合理水平的力量就會缺位。失衡狀態下,股市會出現所謂的長期牛市,直到漲到連價格無感的投資者都感到心驚肉跳的時候,暴跌就會隨之而來。這一過程可能會持續很多年的時間。

培育自己的擇時(market timing)習慣

如果所有的投資者更多地瞭解股市的運作機制,幷且定期練習擇時(價格紀律!)習慣,股市的功能會得到更好的發揮。每一次出現價格的急漲,股票長期價值减少,股市就應該跟石油過剩時石油市場的表現一樣,出現快速拋售。在一個理想的環境下,股價調整應該數小時內就能完成,而不是被延後25年之久。這時候,股市就能够反映長期價值定位,也就是CAPE在12至20之間。

要修正股市的錯誤定價,實現途徑就是擇時。最近一些年,美國股市之所以奇高,背後其實是擇時不必要,沒有用甚至是有害的觀念在作祟。股市應該任何時候都被合理定價,高估和低估都是灾禍。爲了建立一個更健康的股市,首先就要糾正有關擇時的過時觀念。

我們就是市場。如果我們希望股價被合理設定,每一個市場參與者都要做好自己的分內事。買入股票的時候,我們要時刻覺知價格變動對于價值的影響,更願意在低價時買入,高價時賣出。25年了,美國股市跟經濟現實依然脫節,這不是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