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熱夏季遭遇最寒經濟,怎麼辦?

夏季
發佈于: 8 月26, 2022
編輯: Wendy Zhang

這個夏天,全球不少地方都熱成了災難片,歐洲遇前所未有的高溫,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也遭遇連續半個月40度以上,突破歷史極值的酷熱。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炎熱與乾旱交織在以期,在成都還引發了電力供應的嚴重不足,與歐洲的能源危機形成共振。

網上有人說,太熱了,要回老家避暑,被人調侃,你的老家在地球嗎?這席捲整個北半球的極端天氣,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環境保護。

除了「天氣極熱」之外,另一個被頂上熱搜的是經濟的「寒氣」。

任正非給華為員工的一篇文章網絡爆火,文章指出未來十年應該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歷史時期,全球經濟會持續衰退,並提出將「寒氣傳給每個人」。

事實上,疫情持續3年來,經濟的寒氣早就開始在全球蔓延開來,歐美經濟體都經歷着三四十年未有之大通脹,全球股市都經歷了一波長達半年的深跌。

按照《華盛頓郵報》的評論,「世界站在刀刃上」,而且「我們仍然覺得這只是一個序幕」,與任老闆的觀點不謀而合。

天氣極端熱,經濟非常寒,原本並無關聯的兩件事兒,一個自然現象,一個社會問題,但此次在環保與能源方面彼此形成關聯。

綠色投資成最確定的趨勢

經濟的寒氣顯示到投資市場上就是股票不斷的下跌,而在這種大跌行情之下,新能源產業成為一枝獨秀的亮點。

在此次因疫情及俄烏衝突之前,碳中和與能源轉型就已經成為全球熱點投資主題,但當時誰也沒有想到新舊能源的轉型會經歷如此大的挫折。

先是歐洲爆發的能源危機,同樣伴隨着極端天氣出現。2021年的冬季天氣格外寒冷,民眾對暖氣的需求加大,但天然氣和電力出現短缺,價格快速飆升。

歐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一直穩步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已經超過傳統化石能源,誰知因為風力減弱導致發電量不足,同時嚴寒天氣又使得用電需求量大漲,導致了能源危機。

接下來就是當下仍在持續的四川電力短缺,完全一樣的邏輯,大力發展水電關停火電,誰知嚴重的乾旱缺水導致了發電不足,而前所未有的酷熱又使得用電量增大。

接下來很可能還會有更多寒徹骨的冬天與酷暑難耐的夏季,但能源危機只會讓轉型的腳步只會越來越快,人類不可能再回歸石油煤炭時代,這將對全球產業布局帶來深遠影響。

清潔能源與儲能技術需要更大的突破,在各國政策的推動下、各路資本將會加大投入的力度。

從當前產業鏈的建設來看,還存在兩大桎梏需要突破,一方面是相關技術,另一方面就是相關資源礦業的供應,新能源所需金屬如銅、鋰等的供應依然不足,存在機會。

新舊更替,周期循環

礦業總是隨着大宗商品的價格周期輪轉,儘管新興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得礦業看上去有些老土,但實則不然,能源轉型背景下,新能源+金屬資源已經成為當下的最硬科技。

能源轉型期,對不少金屬需求大增,除了鋰、鎳、錳等電動汽車電池所需金屬,銅也是電動汽車、風能和太陽能以及運輸和儲存可再生能源的基礎設施的關鍵材料,當前供不應求。

在這種供需狀況下,不少礦業公司也開始大力向新能源所需金屬拓展。除了電池金屬這一新晉市場寵兒,在這多事之秋,黃金白銀貴金屬的魅力永遠都在那裡。

9月24日,GCFF國際資源投資大會將在列治文喜來登酒店舉辦,這是自全球爆發新冠疫情以來首場線下大會。市場調整期,投資者可以到會議現場與項目負責人及業內專家面對面交流,對宏觀市場與項目進展有更為一手的認識。

屆時,在資源投資領域深耕多年的Gwen Preston和Joe Mazumdar都將發表主旨演講。

Gwen Preston對金屬市場自身以及在全球經濟中波動的規律研究頗深,熟悉利用大宗商品周期獲利的方法。Joe則偏重於宏觀經濟環境、不同金屬的利潤潛力、大型礦業公司的併購活動、礦產行業正在使用的新技術以及全球下一個熱點礦業轄區等領域的研究。

同時,還有多家精選的銅、鈾以及黃金、白銀等多種金屬礦業項目高管參與此次大會,和投資者分享項目的推進情況。

趕緊免費註冊參會,了解最新行業進展,結識行業內人士,尋找投資機會!

工業金屬 深度分析 貴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