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觀影須知——鈾與核能

發佈于: 7 月 28, 2023
編輯: Tony Liu

《奧本海默》這部影片用三個小時回顧了“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的一生,這位美國物理學家曾經負責了二戰期間人類首枚核武器的軍事計劃,史稱“曼哈頓計劃”。該計劃歷時三年,聚集了當時西方國家(除納粹德國外)最頂級的核科學家,動員了10萬多人參與,共耗資20億美金,按計劃製造出了兩顆原子彈。

片中還展示了奧本海默觀看原子彈第一次試爆時的情景,他為自己打開了人類的“潘多拉魔盒”感到十分懊悔。同樣陷入罪惡感中的,還有相對論的開創者,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他後悔自己曾在1939年的一封信中告訴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用鈾製造原子彈是可行的,並建議美國政府全力投入開發研究,搶先於納粹德國。就在兩年後,羅斯福決定研製原子彈。

鈾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呢?人們似乎總是“談鈾色變”,不僅原子彈,我們還會聯想到歷史上的重大核事故,比如1979年的三里島(Three-Miles Island),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Chernobyl),以及2011年的福島(Fukushima)。一系列可怕事件難免會讓人心生恐懼,這也使得世界核電的發展一度停滯。人們開始重新評估核電的安全性和經濟性。進入21世紀後,隨著能源和環境危機愈發嚴重,鈾作為一種新興清潔能源,再次回歸到人們的視線。

鈾礦資源在世界上的分佈極不平衡,根據世界核協會(WNA) 的最新報告,2022年哈薩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鈾生產國,佔全球總產量的43%。排在第二的是加拿大,其中薩省的阿薩巴斯卡盆地(Athabasca Basin)以高品位鈾而聞名,供應著世界約20%的鈾,該地區的加拿大礦業能源公司Cameco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鈾礦公司。全球鈾生產國第三至五名分別為南非國家納米比亞(Namibia),澳大利亞和烏茲別克斯坦。中國則排在第八位。

隨著核電產業的加速回暖,全球新建核電站的數量正在穩步增加。中國現在已經有在運核電機組55台,在建核電機組24台,規模居世界首位。與此同時, 7年來美國首座新建核電機組也開始了核反應。此外,本月初印度首個國產核反應堆已經開始運營,印度還計劃在2031年之前建設更多的核電站,並將核電總裝機容量增加三倍。

當下世界能源供給包括石油、煤炭、風能、光能、水能、核能。石油正面臨著供應短缺;在全球實現淨零排放的背景下,煤炭等高碳能源將被慢慢取代;風能、光能、水能均受環境和氣候等因素影響,發電量不穩定。因此,在邁向清潔能源的道路上,各國將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核能的安全發展和利用,這是大勢所趨,鈾在綠色未來里會是重要的一環。不過,不少反對核電發展的人士也認為核電站的選址與維護,以及核廢料的處理問題都遠遠大於核電帶來的好處。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NAI500全新中文頻道 – NAI熱投 !

NAI熱投 清潔能源 礦業 能源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