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鉀鹽產量(氧化鉀當量)估計達到了3900萬噸,加拿大、俄羅斯和中國位列前三位。此外,去年全球鉀鹽儲量超過36億噸,前三分別為加拿大、白俄羅斯和俄羅斯,儲量優勢明顯,占全球儲量69%。根據產儲比,全球鉀鹽資源供給不存在短缺問題。
鉀鹽主要用於肥料(占比約95%),市場消費量與主要農作物生產量大致相似,少量用於製造含鉀化學品。鉀作為一種重要的植物營養素以及動物和人類重要的營養需求,沒有任何替代品。因此,鉀鹽的需求無法被替代。不過,全球糧食的產量和開墾進入了瓶頸期,未來鉀鹽的需求增速會繼續放緩。
此外,USGS的《2024年礦物商品概要》指出,2022年全球鉀鹽消費總量為3570萬噸,2023年的消費量增加至3710萬噸,主要消費地區是亞洲和南美。該機構預測全球鉀鹽產能將從2023年的6430萬噸增至2026年的6760萬噸,其中多數增長將來自於老撾和俄羅斯的氯化鉀(MOP)新礦和項目擴建。2026年之後,白俄羅斯、巴西、加拿大、埃塞俄比亞、摩洛哥、西班牙和美國預計將有新的氯化鉀礦投產。
Argus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鉀肥需求量(氯化鉀KCI當量)為6820萬噸,2024年將提升至7310萬噸,其中2023年巴西、中國和印度的氯化鉀進口量分別為1300萬噸,超1000萬噸和300萬噸。另據Nutrien Ltd(TSX:NTR)的年報,2023年全球鉀鹽(KCI當量)的需求量在6700-6800萬噸左右。
價格方面,2023年多數時間裡,鉀肥價格都波動不定。2024年上半年市場穩定下來,但到了下半年,鉀鹽生產輸入成本的下降給鉀鹽價格施加下行壓力。世界銀行預計,2024年和2025年的肥料均價將低於2023年,但仍高於2015年至2019年的低點,這主要是因為需求強勁但供給受限,比如說中國的出口限制以及針對白俄羅斯的制裁。
大型鉀鹽礦業公司必和必拓BHP(NYSE:BHP, ASX:BHP, LSE:BHP)正在大舉投資新的鉀鹽生產項目,其中位於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的Jansen鉀鹽項目二期投資規模就達49億美元。Jansen一期預計將在2026年開始生產,二期建設也已開始,按照計劃Jansen的產能到2030年將翻倍。對於鉀鹽市場以及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以下是2023年全球十大鉀鹽生產國的名單(按照氧化鉀當量計算):
序號 | 國家 | 鉀鹽產量(公噸) | 鉀鹽儲量(公噸) |
1 | 加拿大 | 1300萬 | 11億 |
2 | 俄羅斯 | 650萬 | 6.5億 |
3 | 中國 | 600萬 | 1.8億 |
4 | 白俄羅斯 | 380萬 | 7.5億 |
5 | 德國 | 260萬 | 1.5億 |
6 | 以色列 | 240萬 | 大量(來自死海) |
7 | 約旦 | 180萬 | 大量(來自死海) |
8 | 老撾 | 140萬 | 7500萬 |
9 | 智利 | 60萬 | 1億 |
10 | 美國 | 40萬 | 2.2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