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期NAI熱投——你的熱點投資指向標。OpenAI推出的ChatGPT,如今可謂是家喻戶曉。最近,彭博社報道稱這家超級獨角獸又在進行融資,以1500億美金的估值融資65億美元。微軟繼續參投,英偉達、軟銀則是首次參與。去年底,OpenAI的估值還只有860億美元。估值大升、巨頭押註,足見這家公司的號召力。不過,故事的另一面卻並不太平;OpenAI的內憂外患正在浮出水面,不斷湧出的競爭對手已經讓其不再成為投資者的唯一關註。
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上一次OpenAI大型融資在2023年1月份,微軟那時大手一揮投下100億,但不到兩年時間裏,這100億美金已經燒完了,燒錢速度如此驚人。光是運營ChatGPT,OpenAI就需要消耗大量資金。據《Analytics India》雜誌報道,僅運行一項人工智能服務ChatGPT,每天就要花費近70萬美元,訓練 GPT-4 模型花費了超過 1 億美元。但是問題是公司根本不能填補這些虧損,OpenAI創始人奧特曼嘗試推行會員,將GPT3.5和GPT-4轉化收益,效果並不理想。2022年由於開發ChatGPT並招聘關鍵員工,公司虧損翻倍達到了5.4億美元,而同年收入僅有2800萬美元。
顯然,入不敷出的公司並不是人人接受得了。雖然OpenAI的初衷一直是實現AGI造福人類,但肯定不可能靠愛發電。作為CEO的奧特曼坐不住了,答應本輪融資以可轉債形式提供,以OpenAI在兩年內重組為營利性企業為前提實現。這相當於加上了一項對賭條款,OpenAI需要在未來兩年內必須轉型為營利性實體。
初心可不是任何人都會失去的,現在OpenAI決定重組成營利性福利公司,多位曾站在奧特曼對立面的高管相繼離開,11位聯創,現在只剩兩個了。其中另一個原因是公司架構問題,OpenAI由非營利組織董事會控製管理,共有9位成員。這種架構借助盈利實體實現融資,但外部的代理人權力太大,內部創始團隊和投資人缺乏話語權,去年底的內鬥風波已經顯現了這種架構的弊端。最近離開的一位領導人是首席技術官(CTO)Mira Murati尤其引起了輿論風波,她對大模型的開發作出過很大貢獻,曾領導ChatGPT、圖像生成工具DALL-E等多個重要項目。據說Murati宣布離職後,OpenAI的員工們都懵了,紛紛在Slack中發出「WTF」的表情。高管離職潮令外界對OpenAI的信任降至冰點,對奧特曼尤甚——畢竟如果奧特曼真的是位好領導,他們怎麽會直接離開呢?外媒紛紛集體開火:紐約時報發文一篇「揭秘OpenAI的宏偉藍圖:讓AI像電力一樣無處不在」。內容說當奧特曼參觀臺積電總部,告訴高管要花7萬億美元來建造36個半導體工程和更多數據中心。高管們一致覺得他「非常荒謬」,甚至給他起了個外號「播客兄弟」。Vox則直接發文表示:OpenAI已死!自2015年成立以來,OpenAI的創始團隊一直強調要確保人工智能安全且有益地發展。但它如今卻要轉變為一家營利性公司——奧特曼出賣了我們所有人。WSJ也稱,給OpenAI真正帶來利潤的業務,正在讓它分崩離析。信誓旦旦自己沒有OpenAI任何股權的奧特曼,現在除了獲得最終控製權,還將擁有數十億美元的股權,大眾口碑急轉直下。
另一邊馬斯克的xAI,卻和OpenAI截然相反,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今年5月xAI不僅拿下60億美元單筆融資,其估值也達到240億美元,成為僅次於OpenAI的估值第二高的AI初創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單筆融資規模就達到OpenAI總融資額近一半,意味著投資界對馬斯克在大模型領域大展拳腳的極高期待。論產品,xAI發布和叠代速度很高。成立13個月先後發布了首個Grok大模型、叠代的Grok 1.5、Grok 2,以及小模型Grok 2mini,性能表現已經緊追GPT-4。馬斯克給了Grok鮮明的個性,它油嘴滑舌,冷嘲熱諷,愛玩梗愛挑戰「政治正確」。在戲謔的表皮之下,Grok模型卻一直緊咬OpenAI。
產品和融資只是明戰,作為暗戰的算力方面,xAI也在大幅精進。9月3日,馬斯克宣布超級AI訓練集群Colossus正式上線,由10萬個英偉H100 GPU組成,規模世界第一。並且聽說在未來的幾個月裏,Colossus集群的GPU數量將翻倍增加到20萬張,其中會有5萬張英偉達H200。馬斯克首次對外透露xAI在建「算力超級工廠」是在今年5月。到了7月,馬斯克就宣布包括X、英偉達在內的一些公司開始試用,彼時該集群被稱作「孟菲斯超級集群(Memphis Supercluster)」。「要麽就贏,要麽就別玩(Play to win,or don’t play at all)。」馬斯克6月的一條X信息是對其野心的最好詮釋,他還打算在今年12月前訓練出「按每項指標衡量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人工智能。」 如果 xAI 未來真的實施Grok 3等計劃,馬斯克旗下X等企業都會收益,英偉達更會成為主要受益者,因為它對 H100 GPU 的需求將會增加。
AI大環境下的企業方面競爭也在迅速加劇。親密盟友微軟正在擺脫對OpenAI的早期依賴,變相收購了Inflection AI,並在內部建立了AI團隊「Microsoft AI」,向其他巨頭看齊。5月,The Information報道微軟即將推出全新的AI模型。OpenAI的另一競爭對手Anthropic周四發布了AI模型Claude 3.5 Sonnet,Claude在過去一年裏也是人氣爆棚。Meta 前幾天公開展示了自家的突破性生成式 AI 研究:Meta Movie Gen。無論是視頻,還是音頻 Movie Gen 看起來都表現優異。
宏觀來看,生成式AI領域雖然潛力巨大,但總體仍處於起步階段,最大的獨角獸OpenAI業務護城河並沒有那麽深厚。微軟,谷歌,Meta等巨頭,包括以Anthropic代表的AI初創企業都在背後窮追不舍,其中馬斯克創立的xAI是最亮眼的一匹黑馬。CEO奧特曼的管理策略和理念會帶領OpenAI走向何方呢?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NAI500全新中文頻道– NAI热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