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製藥巨頭艾伯維AbbVie(ABBV)失去了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免疫藥物修美樂(Humira)的專利獨佔權。然而,該製藥商的股價此後悶聲反彈,同時第二季度收入就恢復了增長,快於許多人的預期。萬事順風之際,但就在11月11日這一天,該公司股價因臨床挫折而暴跌約12%。
儘管市場的反應可以理解,但對於股息投資者來說,艾伯維股價的跳水未必是一件壞事。
今年8月,艾伯維以87億美元的現金收購了專注於神經科學的製藥公司Cerevel Therapeutics。Cerevel的研發管線中有幾個具備潛力的藥物,其中最引人關注的還是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候選藥物Emraclidine。艾伯維對Emraclidine寄予厚望,認為它有望成為公司未來十年內重要的增長驅動力。
然而,這一宏偉計劃現在受到了嚴重質疑。11月11日,艾伯維宣佈Emraclidine在兩項二期試驗中未能達到主要終點。公司承諾將繼續分析數據,以確定下一步行動。但實際上,最可能的結果是放棄這個項目,而不是浪費更多資源。這種預期之下,拋售潮就不難想像了。不避諱地說,鑒於最新動態,艾伯維接近87億美元的投資有可能要打水漂了。
從零起步的療法開發耗資和風險都極大,因此很多成熟的製藥公司寧願收購小公司,將它們有前景的臨床試驗資產直接收入囊中。然而,這一策略也有自身的風險,而艾伯維對此也早有認知。
2016年,該公司收購了一家名為Stemcentrx的小製藥商,對價包括58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以及潛在的高達40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該交易的關鍵資產是一種名為Rova-T的肺癌藥物。然而,結果發現Rova-T的療效可能還比不上現有化療,於是艾伯維果斷終止了Rova-T的肺癌三期研究。如此一來,艾伯維58億美元的Stemcentrx收購款等於打了水漂,這筆錢按通脹調整後相當於現在的約76.3億美元。
不過,艾伯維並未被打敗。即使算上近期的下跌,該股2018年4月1日以來的總收益率超過144%,稍低於標普500指數的153%。究其原因,雖然Rova-T沒有成功,但Skyrizi和Rinvoq這兩顆免疫領域的明星扛起了大旗,同時2020年收購的艾爾建及其肉毒桿菌業務Botox填補了修美樂的空缺。
值得注意的是,Rova-T挫敗以來,艾伯維的財務業績一直相當穩定。
公司盈利因為各種因素——包括收購——出現波動,但2018年1月1日以來,股息增長了131%。此外,艾伯維連續52年上調股息,依然是股息王。這家製藥巨頭用實際行動和成就告訴它的投資者,雖然挑戰總會出現,但該公司有能力憑藉強大的業務和創新能力跨越這些障礙,最後通過不斷上調股息來回報投資者。
艾伯維以前做到了,這次也不會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