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市場點評(11月1日) – 1萬美元的銅價有望成為“新常態”

$10,000 Copper Prices Expected to Become the 'New Normal'
發佈于: 11 月 1, 2024

本週四,瑞銀預測2025年和2026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平均銅價將分別達到每噸1.05萬美元和1.1萬美元,依據包括能源轉型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及供應緊張。按照該行的預測,未來六到十二個月內,銅的供應將日益緊張,2025年或出現超過20萬噸的供應缺口。

瑞銀中國基礎材料負責人Sharon Ding在記者會上表示,從持倉的角度來看,銅價短期內可能會遭遇一定的下行壓力,但依然看好未來兩年的市場。至於理由,銅這一關鍵材料來自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風能和中國電網投資的需求依然強勁,同時將受益于高增長行業,如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和國防需求。

銅價的上漲潛力主要源於兩大方面:一是全球經濟的持續增長對基礎金屬需求的穩固支撐;二是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所帶來的新增需求。

2024年3月,礦產勘探與開發公司Royal Road Minerals Limited (TSXV: RYR)主席兼首席執行官Tim Coughlin接受《金屬之巔》(METALS 100)的訪談,介紹MSB(沙特阿拉伯最大的多元控股公司之一)的合資公司和摩洛哥的銅項目,其後還跟我們分享他對市場情緒和銅市場的見解。該公司的使命是將專業技能和創新技術應用于發現和開發銅金礦床的過程中,開創銅礦勘探的新戰略。

過去幾年,銅礦企業資本開支大幅萎縮,這極大地限制了銅的供給增量,2025年之後基本上沒有大的礦山投產。與此同時,新增需求的想像空間都比較大。有機構預測,到2035年,淨零目標可能會驅動每年的銅需求翻一番。在這樣的供需狀況下,銅價的下行空間有限,長週期看將形成易漲難跌的局面。

此外,歐洲和美國的消費大概率會得到改善,原因是寬鬆貨幣週期將有助於建築、製造和消費耐用品等傳統行業融資。這一持續增長的需求抵消了中國房地產低迷帶來的下滑。

不過,中國市場也不完全是壞消息。中國正在考慮批准未來幾年發行超10萬億元的額外債務,以刺激經濟增長。在中國刺激政策的帶動下,市場情緒近期明顯回暖。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期銅價格一度突破1萬美元的關鍵心理阻力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因此它的政策變動對銅價的影響不容忽視。

中國新聞 利率 清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