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受利好因素影響上漲,但前景會黯淡還是光明?

铜价受利好因素影响上涨, 但前景会黯淡还是光明?
發佈于: 12 月 10, 2024
編輯: Amy Liu

由於對中國需求和美元走強的擔憂,銅價自5月份創下歷史新高以來已下跌約五分之一。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威脅要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60%的關稅,並對來自其他地區的商品徵收較小的關稅,這一舉措仍使銅價前景黯淡。

週一(當地時間12月9日),銅價上漲,隔夜上漲逾2%,至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四周高點4.30美元/磅(9470美元/噸),此前中國自2008年以來首次發出放棄“審慎”貨幣政策立場的信號。但下午交易中, 3月期銅在常規交易結束時回吐了部分漲幅。

倫敦研究機構Capital Economics在一份新報告中警告稱,“中國貨幣寬鬆政策的力度遠不如以前,而且,即使是在較低的利率下,現在家庭和大部分私營部門對承擔更多債務的興趣有限。我們的計算表明,今年預算支出中用於投資的比例有望達到198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中國如此大規模的固定投資增長對金屬市場來說是一件好事,尤其是銅,銅在工業、製造業和建築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儘管如此,Capital Economics在9月份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預測銅和鋁價格將在未來幾年下跌,並在2020年代低於普遍預期。預測明年銅價將跌破每噸9000美元的水平,到2026年底平均價格將僅為8000美元,並將繼續走低至2030年。

此外,花旗集團表示,由於特朗普政府徵收額外的美國貿易關稅以及中國的經濟風險拖累明年的消費和價格,銅價似乎將陷入困境。

以Max Layton為首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銅被廣泛視為全球經濟晴雨錶,預計2025年平均價格為每噸8750美元,低於之前預測的10,250美元。發達經濟體的緊縮貨幣環境以及放鬆對電動汽車的政策支持將推遲全球製造業活動的復蘇到2025年以後。

花旗分析師表示,隨著全球製造業活動最終對貨幣寬鬆政策做出反應,銅價可能在2026年升至10,000美元。

該行還下調了對其他金屬的預測,鋁2025年的預測下調約4%至每噸2640美元,鋅的預測下調約5%至2800美元。

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