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關稅威脅之下,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週三再次大幅下調利率,並表示決策者已準備好放緩降低借貸成本的步伐。這是央行連續第二次採取超常幅度的降息舉措。
在行長Tiff Macklem的領導下,加拿大央行將基準隔夜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3.25%。Macklem表示,這一利率水平不再對經濟增長構成明顯的限制性作用。
與此同時,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威脅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這被視為“一個新的重大的不確定性”。Macklem在渥太華對記者表示,這種威脅“可能已經對數據產生了一些影響”,尤其是對企業投資造成了壓力。不過,他補充道,目前仍不確定特朗普政府是否會實施如此高的關稅,是否會有豁免,以及加拿大政府將可能採取怎樣的反制措施。
Macklem還強調,儘管經濟增長弱於預期,但央行並不認為加拿大會陷入衰退。他提到,這次降息符合市場和大多數經濟學家的預期,而2025年將恢復到較小幅度的降息節奏中去。
在最新聲明中,加拿大央行放棄了此前聲明中“如果經濟形勢與預測一致,他們預計將繼續下調借貸成本”的措辭,而是改為:“未來我們將在每次政策利率決議中逐次評估進一步降息的必要性。”
週三,加拿大債券市場遭全面拋售。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3.3個基點,達到2.921%;十年期收益率上升約4個基點,至3.057%。同時,加元表現亮眼,在所有十國集團(G10)貨幣中成為對美元匯率升值最明顯的貨幣,達到1美元兌換1.414加元。
過去約六個月內,加拿大央行在五次會議中累計降息175個基點,成為主要經濟體中降息最為激進的央行之一。今年,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的降息幅度僅為75個基點。
這是自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除新冠疫情外,加拿大央行首次連續兩次下調50個基點。決策者希望通過降息提振比預期疲軟的經濟增長,同時應對特朗潛在的關稅威脅。目前,加拿大央行的政策利率已比美聯儲上限低150個基點,這是1997年以來的最大差距,也是加元近期疲軟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拿大央行預計未來幾年通脹率將接近2%的目標,但政府的移民政策調整,兩個月的銷售稅減免以及美國潛在的關稅可能會改變經濟增長和通脹的預期。
總理賈斯廷·特魯多領導的政府計劃12月中旬起暫停對某些商品徵收銷售稅,預計這一政策將在明年1月把通脹率臨時壓低至1.5%左右,但這一效果將在明年2月中旬政策結束後消失。此外,隨著移民目標的下調,人口增長放緩可能也會對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首席經濟學家Avery Shenfeld表示:“除非在2025年實施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否則當前經濟增長的疲軟態勢需要貨幣政策至少進入寬鬆區間。”該行預測稱,到2025年年中,隔夜利率將繼續下降一個百分點至2.25%。
Capital Economics的Stephen Brown則認為,雖然聲明的措辭轉向“鷹派”,主要原因是50個基點的降息意味著利率已經處於央行中性利率預測範圍(2.25%至3.25%)的上限,但繼續降息仍是大概率事件。
加拿大央行認為,勞動力市場正在走軟,求職人數的增長速度仍快於新增就業崗位的增長。儘管降息刺激了消費者支出和房地產活動,但第三季度經濟增長受到企業投資、庫存和出口的拖累。Macklem總結道:“貨幣政策不再需要處於緊縮範圍內。我們希望經濟增長回升以吸收經濟中的閒置產能,維持通脹率接近2%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