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淺預測一下,美股2025年會不會崩盤?

Rare Earth Prices Likely to Have Bottomed Out
發佈于: 12 月 11, 2024
編輯: Caroline Kong

2024年是標普500指數連續第二年獲得超額回報的一年,截止12月9日收盤回報率已經達到了29%左右,去年包括股息在內的總回報率為26.3%。

連續兩年的牛市不禁讓投資者開始懷疑,市場是否已經變得過於浮躁。而地表最強投資人股神巴菲特顯然也注意到了一些估值升高的現象,近期賣出了伯克希爾持有的一些頂級股票,並儲備了現金。

那麼,美股2025年究竟會不會崩盤?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取決於目前市場中的兩大因素。

1. 估值

從一系列指標來看,標准普爾500指數的交易估值目前顯然處於曆史高位。上個月,Fool.com的撰稿人Sean Williams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自1871年以來,標普500指數目前的估值水平僅出現過三次,而每次都伴隨著熊市。

他研究的估值指標是席勒市盈率,有時也稱為周期性調整市盈率,或CAPE比率。該指標基於過去10年的平均收益來計算市盈率,以平滑經濟周期對公司盈利的影響,從而提供一個更穩定和長期的視角。

Sean指出,‌標普500的席勒市盈率只在另外兩個時期達到過38倍,分別是互聯網泡沫時期以及2022年初市場回調之前。2024年12月初,這一比率達到了38.8 倍。

當然了,席勒市盈率只是一個很小的樣本量,而且是一個向後看的指標,而市場往往是向前看的。與此同時,美股市場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蘋果英偉達微軟三巨頭占到該指數的20%。其中,英偉達約占6.8%。而這些最大的公司目前正享受著可觀的盈利增長,進而降低了未來的市盈率。例如,英偉達的12個月追蹤市盈率為56倍,但根據分析師對明年的盈利預測,遠期市盈率僅為32倍。

然而,席勒市盈率並沒有考慮到這種爆發式增長,而是假定這種增長是周期性的。這就引出了決定明年市場是否會崩潰的下一個關鍵因素。

2.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或許將成為決定明年市場是否崩盤的最關鍵因素。標普500指數中目前約有三分之一的股票集中在八家與人工智能密切相關的公司中。如果說之前的互聯網熱潮是由一群新興公司引領的,那麼如今的人工智能熱潮則是由規模極大、盈利能力極強的資深公司引領的,而且這些公司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擁有多元化的業務。

因此,人工智能將成為未來幾年標普500指數的最大驅動力。而目前推動人工智能支出的是那些盈利能力極強的大型科技公司,這些科技巨頭正在競相開發最好的人工智能模型。只要這種競爭繼續下去,就會對英偉達有利,進而對標普指數有利。而為了推動人工智能模型的發展,企業需要成倍增加計算能力,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支出。

也就是說,這些人工智能支出需要轉化為大型科技公司的增長。到目前為止,擁有大型雲計算部門的公司包括亞馬遜、微軟和Alphabet都已經從其雲計算部門看到了強勁的收入和營業收入增長。現在,科技公司的客戶也需要看到人工智能帶來的強勁增長,而市場剛剛開始看到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增長在軟件行業加速。反過來,軟件公司也需要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為客戶(包括科技行業以外的客戶)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而到現在為止,投資者的感覺是一切仍處於早期AI階段,這就是為什麼市場能繼續保持強勁勢頭,不會在今年出現崩盤的一個原因。美股牛市平均會持續5年半左右,而目前的牛市才剛剛開始兩年多一點。

歸根結底,標准普爾500指數2025年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取決於企業從人工智能中獲益的程度,以及在改進人工智能方面願意投入的資金,崩盤的可能性可能微乎其微。

人工智能 個人理財 科技 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