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向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及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行業的產業轉型,集體推動了銅的需求前景。然而,銅礦的投資不足可能在未來幾年內仍然是一個問題。標普全球的報告顯示,全球銅礦生產將在2025至2026年間達到2350萬噸的峰值,然後將以每年2.3%的速度下降至2035年。
2025年,銅價開局強勁,在年初的前六個交易日上漲超過6%。截至週四(1月9日)歐洲中部時間上午5:10,COMEX銅期貨價格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至每磅4.29美元(4.17歐元),為自12月11日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一價格上漲表明,銅這種基礎金屬在今年仍面臨持續的供應限制和需求增加。
在短期內,中國的刺激措施希望及冶煉過剩產能可能是銅價的主要推動因素。2024年,銅經歷了動盪的一年。在頭五個月中,銅價飆升,5月份達到每磅超過5美元(4.9歐元)的歷史高點,在這之後價格急劇回落,直到8月,其間中國在推動銅價波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銅供應國和消費國,也是推動全球綠色能源轉型的關鍵參與者。
預計中國將在2025年加快刺激措施,特別是在特朗普總統任期內。在最新進展中,中國擴大了消費者以舊換新的計劃,以促進需求,並將更多家電納入符合條件的產品名單。分析師預期,北京將進一步降低利率並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要求,以支持今年的經濟增長。
然而,銅需求的前景在中國今年進一步刺激政策落實之前仍不確定。高級市場分析師Kyle Rodda表示:“我認為,為了看到價格持續上漲,我們需要看到中國在建設和開發方面提供更多直接的財政支持。”
ING分析師預計,由於中國冶煉過剩,銅價在第一季度可能仍將保持高位。然而,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期間,特朗普的關稅可能會限制銅價的上行趨勢,但下行趨勢可能會因中國進一步的刺激措施而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