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lectric Metals (USA) Ltd. (TSXV: EML, OTCQB: EMUSF)
依托北美品位最高的錳礦床,Electric Metals致力於成為電動汽車電池、科技和工業市場上重要的國內高價值、高純度錳產品生產商
鈷在全球清潔能源轉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關鍵材料主要應用於電動汽車(EV)鋰離子電池和儲能系統等領域。隨著市場對鈷的需求持續增長,關注各國經濟可采的鈷儲量,對於研判未來的供應格局具有重要意義。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鈷儲量總計約1100萬公噸(11,000,000 MT)。
儘管短期內鈷供給出現階段性過剩,價格承壓,但長期來看,隨著電動汽車和儲能需求的持續增長,市場對鈷的前景依然保持樂觀預期。目前,剛果民主共和國(DRC)是全球最大的鈷生產國,產量全球占比接近三分之二,同時中國在鈷精煉加工環節佔據全球約七成產能,而西方主要經濟體則致力於推動供應鏈多元化並提高自身精煉能力。未來,隨著歐洲在電池回收利用等領域的法規逐步落地,以及各國政策性激勵措施的不斷加強,全球鈷供應格局或將生變。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全球前十大鈷儲量國分別為:
剛果民主共和國擁有600萬公噸的鈷儲量,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同時產量約占全球七成,主宰著全球鈷供應格局。儘管在鈷供應鏈中佔據著不可動搖的地位,但這個非洲國家也面臨童工、人權與環境方面的嚴峻挑戰。同時,剛果(金)多家大型鈷礦由國際企業與當地礦企合資運營,部分精礦則運往中國進行精煉和加工。近年來,隨著對礦區規範化管理的推進以及各方對鈷資源安全掌控的高度關注,剛果(金)在全球鈷供應中的地位仍然十分關鍵。
澳大利亞鈷儲量約為170萬公噸,是全球第二大鈷儲量國,約占全球總儲量的15.5%。儘管鈷產量僅占全球的約2%,但依託完善的法規與相對可追溯的供應鏈體系,澳大利亞正被視為潛在的鈷供應多元化來源。西澳大利亞的Kalgoorlie鎳鈷項目、Broken Hill鈷礦,以及規劃了電池級硫酸鈷生產能力的Kwinana精煉廠近年來進展顯著,未來將為全球動力電池產業提供新的供給選擇。
印度尼西亞擁有64萬公噸的鈷儲量,近年快速崛起成為全球重要的鈷供應國。按照行業協會Cobalt Institute的預測,該國的鈷產量占全球的比例到2030年將達到16%,有助於全球市場供應的多元化。2019年起印尼實施鎳礦出口禁令以來,在中國投資的驅動下,高壓酸浸(HPAL)濕法冶煉工藝獲得大發展,鈷產量也從2021年的2700噸飆升至2024年的2.8萬噸。
在剛果(金)、澳大利亞與印尼之外,古巴(約50萬公噸)、菲律賓(約26萬公噸)、俄羅斯(約25萬公噸)、加拿大(約22萬公噸)、馬達加斯加(約10萬公噸)、土耳其(約9.1萬公噸)、美國(約7萬公噸)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約6.2萬公噸)也擁有較為可觀的鈷儲量。其中,古巴與加拿大合資在Moa地區開採鎳鈷資源;菲律賓等多國也正在通過放寬礦業許可和加強環保監管,以探索更高效、更規範的鈷資源開發模式。
(注:以上儲量數據基於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近期發佈的最新信息;部分國家及地區的儲量或將根據後續勘探與礦業政策而產生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