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NASDAQ: TSLA)股價在新年伊始繼續下探,目前跌幅已超過15%,足見投資者對這家電動車巨頭前景的憂慮正迅速加劇。而且,這一跌勢不僅沒有放緩的跡象,今天甚至出現加速下跌,特斯拉股價最終收跌超過6.3%。
除了美股整體情緒偏弱外,外界對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的分身乏術同樣頗為擔憂。近期,馬斯克在美國華盛頓的動向和有關收購人工智能公司OpenAI的傳聞,再次被認為是他對特斯拉關注度下降的寫照。
與此同時,中國市場的競爭愈發嚴峻,這成為特斯拉股價下行的又一主要誘因。
有消息稱,比亞迪日前發佈了全新駕駛輔助系統,並宣佈這一系統已經覆蓋了10萬元及以下的車型。也就是說,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功能還在等待中國監管部門批准的時候,它的競爭對手已開始大舉推進技術落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系統將採用DeepSeek的AI,這意味著比亞迪將借助更成熟的AI方案進一步擴大在低價電動車市場的領先優勢,對特斯拉的市場地位構成衝擊。
事實上,特斯拉近來在全球範圍內都面臨銷量增速放緩與市場競爭加劇的雙重挑戰。在中國,比亞迪、蔚來、小鵬等本土廠商高速崛起,比亞迪的部分車型甚至在1月的銷量中實現了同比增長。價格戰愈演愈烈,特斯拉不得不頻繁推出降價和補貼促銷來刺激需求。但對於投資者而言,這些手段似乎尚不足以消除他們對交付量與盈利能力的疑慮。
與此同時,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業務仍在等待更多監管批准,短期內尚難大規模兌現為利潤增長點。然而馬斯克目前對OpenAI的收購提議,勢必進一步分散其對特斯拉日常運營的關注,有分析人士指出,這可能繼續拖累特斯拉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的佔有率。
財務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觀點。
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特斯拉全球銷量增長放緩,並經歷了該公司歷史上的首次年度銷售量下降。在中國市場,儘管特斯拉Model Y仍是熱門車型之一,但與比亞迪等競爭對手的大幅增長形成鮮明對比。同時,特斯拉的財務壓力也在增加。收入增速放緩的同時,為了應對日益激烈的價格競爭,特斯拉不得不採取一系列降價措施,這對利潤率構成了不小壓力。
整體來看,特斯拉股價的“跌跌不休”既受外部環境——例如美聯儲政策及宏觀經濟走向——的影響,更反映出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競爭態勢的擔憂。短期內,除非特斯拉能更快提升技術與新車型的落地效率,並讓馬斯克重新專注于電動車業務,否則這場跌勢恐難以輕易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