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石油生產持續放緩,天然氣價格的飆升卻為今年美國天然氣產量的反彈鋪平了道路。經歷2024年數月的限產後,受庫存銳減、液化天然氣(LNG)出口激增及價格暴漲刺激,美國天然氣生產商正加速重啟鑽探活動,行業或迎來“增產潮”。
過去一年,美國天然氣基準價格漲幅達160%,上周突破4.26美元/百萬英熱單位(MMBtu),相較去年的不到2美元翻了一倍多。這一漲勢源於多重因素:去年天然氣產量放緩,嚴寒推高供暖與發電需求,以及LNG出口設施創紀錄的天然氣消耗量。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顯示,儘管去年11月冬季取暖季開始時,天然氣庫存處於2016年以來最高水平,但經歷六年來最冷冬季後,庫存已快速消耗至五年平均水平以下,同時遠低於2024年同期(溫和冬季結束時)。與此同時,國內消費與LNG出口需求雙增,推動庫存提取速度比五年均值高出25%。
面對價格回暖,天然氣生產商反應迅速。去年春季氣價跌至多年低點時,多家企業主動限產以應對市場過剩。然而,部分生產商已提前儲備“待命氣井”,等待價格反彈後快速釋放產能。
近期行業動作印證了這一策略:貝克休斯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當周,美國天然氣鑽機數量增至102台,單周增加3台;EIA報告稱,3月5日當周的美國幹氣產量增長2.1%,達到日均1062億立方英尺(Bcf/d)。
需求端看,LNG出口的強勁增長為氣價提供長期支撐。2024年12月,Venture Global的Plaquemines LNG項目發出首船調試貨物,Cheniere Energy的Corpus Christi三期液化項目同期投產。儘管這些設施仍處於調試期,但已開始吸納天然氣並出口海外。
行業預計,隨著更多LNG出口設施投運及全球需求上升,2025年天然氣價格或進一步走強。分析指出,當前美國能源市場呈現“氣強油弱”格局。相較於國際油價低迷(WTI原油跌破70美元/桶)和政治不確定性抑制石油增產意願,天然氣市場的價格信號更明確,生產商增產動力強勁。
業內評論稱,美國天然氣行業或迎來“開鑽吧,寶貝,開鑽!”(Drill, Baby, Drill)的增產週期。若今冬庫存緊張與出口需求延續,這場由價格驅動的產量爆發或將重塑美國能源供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