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擬對進口藥品加征關稅,目的是什麼?

这只医疗成长股新的重磅药
發佈于: 3 月 25, 2025

當地時間週一,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內閣會議上表示,將在”不久後”對進口藥品徵收關稅。這一表態引發全球醫藥行業對供應鏈格局劇變的擔憂。

與此同時,美股生物技術和製藥公司今天遭遇“大屠殺”。安進(Amgen,股票代碼AMGN)當天股價下跌超過2%,而再生元製藥(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股票代碼REGN)和默沙東(Merck,股票代碼MRK)的跌幅均超過4%。與此同時,Axsome Therapeutics(股票代碼AXSM)的表現更為慘淡,股價暴跌近7%。

儘管特朗普強調”美國已不再生產藥品”,必須通過關稅重振本土製造業以確保戰時及供應鏈危機下的藥物安全,但白宮尚未明確關稅適用範圍。現在的關鍵問題包括:是否區分原料藥(API)與成品藥、是否針對特定國家加征關稅等。根據美國藥典的數據,2021年美國消耗的原料藥中,印度以48%的份額主導供應,歐洲占22%,中國13%,美國本土僅生產10%。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91%的處方藥為仿製藥,這些藥品使用的原料藥嚴重依賴進口。平價藥物協會數據顯示,儘管仿製藥佔據處方量絕對優勢,但僅占藥品總支出的18%。多位行業分析師指出,若關稅政策落地,依賴印度、中國原料藥的仿製藥企業將首當其衝,可能引發藥品價格上漲危機。

2月初特朗普首次提出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加征關稅以來,強生、禮來、默沙東等巨頭已宣佈擴大美國生產基地。輝瑞CEO阿爾伯特·布爾拉近日透露,公司正考慮將更多生產線遷回本土。分析認為,這與品牌藥生產現狀密切相關——2022年聯邦醫療保險D類藥品支出前100名中,32種在美國完成生產,67種在歐盟、日本等法規嚴格地區生產。

目前美國法規不強制要求披露藥品原料來源及生產地信息,這種透明度缺失使得供應鏈風險評估困難重重。行業專家警告,若實施全面關稅,可能倒逼FDA建立更嚴格的溯源體系,進而改變全球製藥業”印度原料-中國中間體-歐美製劑”的既有分工模式。

隨著下月初汽車和鋁製品關稅政策即將生效,醫藥行業正在緊張觀望白宮後續動作。這場涉及每年價值數千億美元藥品貿易的關稅博弈,或將重塑全球製藥產業鏈格局。

中國新聞 生命科學 醫療服務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