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英偉達、微軟和Alphabet之後,又有一家“美股七雄”公司加入量子計算競賽

美国量子计算股票之争:Rigetti Computing 与 IonQ 谁更胜一筹?
發佈于: 3 月 5, 2025

2024年下半年,量子計算突然成為投資焦點,而繼英偉達、微軟和Alphabet之後,又一科技巨頭亞馬遜(NASDAQ: AMZN)宣佈加入這場技術革命。這家電商與雲計算龍頭近日公佈了量子計算核心進展——集成糾錯功能的量子芯片Ocelot,試圖破解量子位穩定性難題,同時為其人工智能(AI)野心注入新動能。

經典計算機基於二進制(0和1)的線性運算,而量子計算依賴量子位(Qubit)的疊加態特性,理論上可大幅提升複雜算法的處理速度。然而,量子位的脆弱性成為技術落地的最大障礙:環境振動、熱量、電磁干擾甚至宇宙射線都可能導致量子位脫離量子態,即量子退相干,導致計算錯誤。

亞馬遜的解決方案直擊痛點。公司新型量子芯片Ocelot將糾錯技術直接嵌入架構設計,減少對額外量子位的依賴,從而降低系統複雜性和成本。這一路徑與微軟、谷歌等對手形成差異——後者多依賴增加物理量子位數量來抵消誤差。若Ocelot的糾錯效率得到驗證,亞馬遜或能在量子計算規模化競賽中搶佔先機。

近年來,亞馬遜在AI領域的投入堪稱激進:80億美元注資AI初創公司Anthropic,自研AI芯片Trainium和Inferentia,以及持續擴大的資本開支(2025年預計超1000億美元)。這些投入已顯成效:AWS雲業務在營收加速增長的同時,利潤率持續擴張,為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開發提供了資金底氣。

分析認為,量子計算與AWS現有AI服務的結合可能創造出協同效應。例如,量子優化算法可提升機器學習模型訓練效率,或增強亞馬遜在藥物研發、物流規劃等企業級市場的競爭力。儘管面臨微軟Azure Quantum和穀歌Quantum AI的圍堵,但亞馬遜憑藉Ocelot的可擴展性設計,有望吸引更多尋求差異化解決方案的客戶。

股價回調背後的機會:長期價值仍被低估?

儘管技術佈局積極,亞馬遜股價過去一個月下跌約11%。市場的擔憂集中於通脹和美國關稅政策等宏觀經濟形勢,以及該公司的巨額資本開支風險。該股當前市現率(P/FCF)降至69倍,顯著低於五年均值的104倍。有分析師指出,考慮到亞馬遜AI生態的完善性(從芯片、雲服務到量子計算)及盈利能力的提升,這一估值或未充分反映長期增長潛力。

量子計算尚處商業化早期,但科技巨頭的入場標誌著技術迭代進入關鍵階段。對於亞馬遜而言,Ocelot芯片不僅是其爭奪“量子霸權”的籌碼,更是鞏固AI領導地位的戰略支點。若量子計算能與AWS雲服務、電商物流等業務深度融合,這家“七雄”成員或將在新一輪技術週期中再次驗證“投入換增長”的邏輯。

價值股 半導體 逆向投資 雲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