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能源企業加速佈局天然氣產業,國際LNG市場暗流湧動

Canada Accelerates Natural Gas Push as Undercurrents Stir Global LNG Markets
發佈于: 4 月 30, 2025

在油價持續承壓的背景下,加拿大能源企業正將戰略重心轉向天然氣領域。行業數據顯示,這種轉型早在今年初就已顯現——阿爾伯塔能源監管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加拿大天然氣井鑽探許可證發放量同比激增26%至308份,創2023年以來單季度新高,同期石油井許可證數量則下降24%。

受美國總統關稅政策與歐佩克+增產決定的雙重影響,加拿大西部精選原油(WCS)基準價從四月初的每桶59美元跌至當前50美元水平。

推動這一戰略調整的不僅是市場波動,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前景成為關鍵驅動力。

加拿大最大天然氣生產商Tourmaline Resources的首席執行官曾預測,隨著LNG Canada項目投產,長期折價的阿爾伯塔天然氣價格將實現價值回歸。這個由殼牌(40%)、馬來西亞國油(25%)、三菱商事(15%)、韓國燃氣(5%)和中國石油(15%)共同投資的重大項目,設計日處理能力達19億立方英尺,相比加拿大2024年的日均產量為181億立方米。該項目已於本月完成首船LNG設備測試,預計2025年中期實現首船出口。

國際市場需求格局變化為加拿大創造了難得機遇。

中國自實施對美能源反制關稅後,已全面停止進口美國LNG。雖然中國此前並非美國LNG的主要買家,但它是全球最大的進口國之一,疊加日韓等亞洲國家持續旺盛的需求,使得加拿大LNG出口前景廣闊。業內人士指出,加拿大若能把握機遇,LNG產業規模有望超越澳大利亞,每年為經濟貢獻750億加元。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政策正在重塑全球LNG貿易格局。

歐洲3月從美進口LNG達創紀錄的704萬噸(4月回落至588萬噸),2025年至今月均進口量較去年(376萬噸)也顯著增長,美LNG已佔據歐洲進口總量的55%。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擬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建造船舶徵收港口費的新規引發行業擔憂。航運數據顯示,目前全球LNG運輸船訂單主要流向韓國(68艘)和中國(41艘)船企,而美國本土尚無建造能力,新規可能推高運輸成本,影響美LNG出口競爭力。

能源分析師指出,雖然北半球取暖季結束導致短期需求疲軟,但隨著歐洲加速擺脫對俄氣依賴、亞洲多國尋求平衡對美貿易順差,國際LNG需求長期增長趨勢未改。加拿大在加速佈局天然氣產業鏈的同時,凝析油生產也同步升溫,預示著加拿大原油產業同樣存在結構性機遇。

中國新聞 天然氣 油氣 清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