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二十年,儘管科技股憑藉持續創新和數字化轉型推動市場增長,但隨著投資者持續追捧行業龍頭,真正具備吸引力的價值型機會在科技巨頭中已愈發稀缺。然而,亞馬遜(NASDAQ: AMZN)仍是一個顯著的例外。儘管業務基本面強勁,但2025年初至今股價下跌6.3%,這種背離為投資者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以下三大理由顯示,亞馬遜當前股價水平或為“價值窪地”。
作為亞馬遜的核心利潤引擎,AWS在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293億美元,同比增長17%,並創造115億美元的營業利潤,遠超公司其他業務板塊。目前,AWS佔據全球雲基礎設施市場約30%的份額,領先於微軟Azure(約21%)和穀歌雲(約12%)。市場主導地位疊加企業對人工智能(AI)及機器學習應用的需求,推動AWS持續獲得高利潤率且加速增長的經常性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首席執行官Andy Jassy近期指出,隨著各行業部署生成式AI工具和大語言模型,AWS跟AI相關的工作負載正以三位數的增速擴張。這一趨勢為敏銳的投資者提供了重大機遇。
亞馬遜已悄然成為自動化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公司的物流網絡運行超過75萬台機器人,從移動貨架的驅動單元到執行複雜分揀任務的Sparrow和Cardinal系統。最新一代機器人物流中心使訂單處理速度提升約25%,服務成本降低約25%,購物高峰期表現尤為顯著。目前,亞馬遜約75%的客戶訂單通過機器人輔助完成。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預估,到2030年,倉庫自動化或為這家電商巨頭每年節省100億美元成本。憑藉十年積累的技術優勢與全棧機器人整合能力,亞馬遜正在構建競爭對手難以複製的物流“護城河”。
亞馬遜對量子計算的投入雖然低調,卻有望成為該公司最具變革性的佈局。通過AWS Braket平臺,亞馬遜為研究者和開發者提供了訪問多供應商量子硬件、運行混合量子-經典算法及模擬量子環境的統一入口,且完全融入現有AWS雲生態。
這一平臺不僅是學術實驗工具,更被《財富》500強企業和政府機構用於探索藥物研發、物流優化、材料科學及量子加密等前沿場景。通過將量子工具直接嵌入雲基礎設施,亞馬遜確保未來技術成熟時,客戶可無縫將其整合至實際應用中。儘管量子計算大規模商用仍需數年,但亞馬遜的早期投入和基建優勢或助其在該領域商業化時佔據主導地位,正如十年前AWS悄然引領雲計算革命。
亞馬遜罕見地融合了高增長、規模效應與長期技術押注能力。僅AWS便足以支撐該股溢價估值,而機器人技術正在重構核心業務的成本結構。與此同時,量子計算及衛星寬帶(Kuiper計劃)等前沿領域的佈局,賦予亞馬遜同行難以企及的多元化潛力。當前,該股前瞻市盈率僅為31.8倍,對於尋求“合理價格下持續增長”的投資者而言,或是頗具吸引力的入場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