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風暴下,華爾街為何力挺這只手術機器人股票?

关税风暴下,华尔街为何力挺这只手术机器人股票?
發佈于: 5 月 1, 2025

美國總統特朗普推行的宏觀經濟政策正引發市場廣泛擔憂。針對進口商品加征全面關稅的決定,不僅可能衝擊整體經濟,更對部分企業造成直接影響,導致投資者信心受挫。全球醫療設備領軍企業Intuitive Surgical(NASDAQ: ISRG)近期在財報中明確提及關稅對其財務表現的潛在影響,但這並未動搖這只手術機器人股票作為優質成長股的投資價值。

業績亮眼但隱憂浮現

過去18個月,Intuitive Surgical迎來多項突破:旗下第五代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手術系統(RAS)去年初獲批後,市場表現遠超分析師預期,顯著拉動機器人裝機量增長。

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9%至22.5億美元,主要受益于達芬奇手術量17%的增幅。當期共售出367台達芬奇系統(含147台第五代機型),較上年同期313台的銷量穩步提升。截至季度末,全球裝機量達10189台,同比增長15%。調整後每股收益同比攀升21%至1.81美元。

然而,公司預測2025年全年調整後運營支出增速將達10%-14%(上年為10%),調整後毛利率或收窄至65%-66.5%(2024年為69.1%)。財報特別指出,關稅預計將對公司營收產生約1.7%(中值)的影響——雖非災難性衝擊,但仍需警惕政策延續可能帶來的風險。

供應鏈佈局面臨關稅考驗

儘管Intuitive Surgical 98%的機器人系統在美國本土生產,但70%的內窺鏡產自歐洲,80%的器械與配件則由墨西哥供應。特朗普政府近期宣佈的關稅政策或將擾亂這一全球化供應鏈。目前公司採取觀望策略,而政策不確定性仍在持續:在宣佈對多數國家加征超出基準10%的關稅後,特朗普政府決定暫緩執行該計劃90天。

長期增長邏輯未改

儘管面臨關稅壓力,Intuitive Surgical股價在財報發佈後仍大幅上漲,反映出市場對公司基本面韌性的認可。作為RAS領域無可爭議的領導者,該公司長期增長空間源於兩大核心動力:

  1. 市場滲透率提升:目前機器人輔助手術在適用病例中的占比仍低,微創技術優勢尚未完全釋放;
  2. 人口結構紅利:老齡化加劇與醫療支出增長將長期推高手術機器人需求。

此外,行業高准入門檻(監管壁壘與高昂初始成本)及客戶高轉換成本,鞏固了Intuitive Surgical的先發優勢。分析指出,未來十年該公司有望持續領跑行業,關稅影響難以撼動它的長期盈利前景。對於著眼長線的投資者而言,Intuitive Surgical仍是醫療板塊中值得配置的優質標的。

機器人 財報 醫療服務 醫療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