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d Group:困境中的電動汽車新貴還有翻盤機會嗎?

Lucid Group:困境中的电动汽车新贵还有翻盘机会吗?
發佈于: 5 月 14, 2025
編輯: Amy Liu

Lucid Group(LCID)目前股價僅為2.51美元,市值77億美元,是美國電動汽車行業中的小型企業之一。但正因為規模較小,如果它能超越市場預期,股價上漲潛力可能遠超行業巨頭,甚至讓早期投資者實現財富自由。

然而,對Lucid來說,這談何容易。該公司一直面臨現金流緊張、激烈競爭以及特朗普貿易戰餘波的影響。那麼,這只中盤股現在是買入良機,還是應該避而遠之?

Lucid的現狀

Lucid的股價並非一直如此低迷。2021年,它通過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反向合併上市,股價一度飆升至58美元的歷史高點,但如今已跌去95%以上。

今年一財季,Lucid的營收同比增長36%至2.35億美元,主要得益於交付量的大幅提升(儘管單車平均售價有所下降)。然而,儘管營收增長使運營虧損縮減了3800萬美元至6.92億美元,但這一燒錢速度依然令人擔憂。畢竟,公司賬上現金及短期投資僅剩36億美元。

更棘手的是,Lucid的毛利率仍為負值,這意味著生產和交付成本甚至高於銷售收入。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途徑,是通過推出更高銷量的新車型來提升規模效應。

SUV能否成為救命稻草?

Lucid的部分困境可能源于專注于高端轎車市場。據汽車雜誌《Topspeed》報道,美國消費者對中型轎車的需求大幅下降,轉而青睞卡車、SUV和跨界車型。為此,Lucid正試圖調整產品線。

在保留Lucid Air轎車的同時,公司推出了豪華SUV車型Gravity,這款車對一財季增長貢獻顯著。然而,Gravity起售價高達81,550美元,遠超普通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因此難以成為“銷量救星”。真正的轉機可能要等到明年——Lucid計劃推出一款起售價低於5萬美元的親民SUV,這或許能打開更廣闊的市場。

Lucid的長期機遇可能在於國際化擴張。該公司的大股東是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 (PIF),持股比例約60%。沙特人均GDP達3.2萬美元,百萬富翁數量約5.83萬人,奢侈品購買力強勁。2023年,Lucid在沙特建立了首家海外工廠,進一步貼近這一重要市場。

Lucid的翻盤潛力有多大?

理論上,Lucid確實具備“造富”潛力。該公司市值較小,且在SUV市場有增長空間,長期可能帶來倍數級回報。2024年,Lucid僅交付了10,241輛車,與特斯拉的180萬輛相比仍有巨大追趕空間。但風險同樣不容忽視。燒錢速度過快,現有資金難以支撐長期運營,可能被迫增發股票融資,導致股權稀釋。

投資者該如何抉擇?

分析師認為,Lucid值得加入觀察名單,但在買入前,不妨等待該公司進一步證明自身能力,比如降低成本、提升交付量,或推出更具競爭力的新車型。對於高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這可能是一隻潛力股;但對保守派而言,觀望或許是更穩妥的選擇。

清潔能源 自動駕駛 金融服務 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