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AI)已成為全球投資者最熱衷的賽道之一,尤其是生成式AI在個性化推薦、視頻生成和科學研究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推動市場持續爆發。研究數據顯示,今年全球生成式AI市場規模預計達670億美元,而到2031年將飆升至442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CAGR)高達37%。
在這場AI投資熱潮中,英偉達(NVDA)憑藉其GPU(圖形處理器)的領先地位成為最大贏家之一。然而,在AI產業鏈中,有一家公司也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它就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巨頭台積電(TSM)。
GPU是訓練大型語言模型(LLM)和運行生成式AI的核心硬件,而英偉達目前佔據全球GPU市場約90%的份額,使其成為AI芯片領域的霸主。然而,競爭正在加劇——AMD、英特爾等傳統芯片廠商正加速佈局,而科技巨頭如亞馬遜、Alphabet、微軟和Meta也在自研AI芯片,試圖減少對英偉達的依賴。
但無論哪家公司設計AI芯片,最終都需要依賴台積電的先進制程來生產。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2024年採用288種不同工藝生產了近11,900種芯片產品,並參與了全球約85%的半導體初創產品原型開發。這意味著,無論是英偉達、AMD,還是科技巨頭的自研芯片,幾乎都繞不開台積電的製造能力。
儘管台積電在AI供應鏈中佔據關鍵地位,但股價並未像英偉達那樣經歷瘋狂上漲。目前,台積電的市盈率(P/E)約為28倍,預期市盈率僅23倍,遠低於英偉達的估值水平。
從財務數據來看,台積電的增長勢頭強勁:2025年5月單月營收達108.5億美元,同比增長40%;截至5月底,累計營收已達510億美元,同比增長近43%。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台積電的業績預測極為精准——例如,2025年第一財季營收指引為250億至258億美元,實際營收255.3億美元,毛利率高達58.8%,營業利潤率達48.5%。
這種穩定的盈利能力使台積電能夠持續投資先進制程技術。過去12個月,台積電的自由現金流接近7000億美元,並計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650億美元建設晶圓廠,未來還將追加1000億美元擴建三座製造廠、兩座封裝廠和一座研發中心。這些投資不僅鞏固了台積電的技術領先地位,也使該公司能夠更好地應對地緣政治風險。
截至最新收盤,台積電股價僅比歷史高點低約5%,2025年漲幅預計達8%。但長期來看,台積電的增長潛力遠未被充分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