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造無人機新銳SiFly能否撼動中國大疆霸主地位?

美国制造无人机新锐SiFly能否撼动中国大疆霸主地位?
發佈于: 6 月 15, 2025

憑藉性能優勢與關稅紅利,美國初創企業SiFly正在挑戰大疆在全球商用無人機市場的壟斷地位。該公司的最新產品在續航與載重方面刷新行業紀錄,或重塑美國市場格局。

中國企業在無人機產業佔據絕對主導,深圳大疆更是以壓倒性優勢領跑全球。市場研究機構ResearchAndMarkets.com四月報告顯示,大疆全球市場份額高達70%。美國WBUR公共電臺數據證實,該公司在美國本土的市占率也高達75%。

破局者現身

加州Santa Clara的初創公司SiFly正試圖顛覆這一格局。據《新聞週刊》報道,這家此前以“隱身模式”秘密運營的企業於今年五月正式亮相,同步發佈Q12、Q250兩款商用四軸無人機。性能參數引發行業震動:Q12型續航達3小時,載重4.5公斤(10磅)飛行145公里(90英里);更大尺寸的Q250載重能力提升至約90公斤(200磅),但續航縮減至1.5小時。

五月密歇根無人機競標賽中,Q12創下“全球最長航時貨運無人機”紀錄。對比當前市場上的產品,大疆的Phantom 4 RTK商用款僅能載重13.6公斤(30磅)飛行約6.4公里(4英里),續航30分鐘,售價6500美元;大疆旗艦機型FlyCart 30載重30公斤(66磅)飛行約16公里(10英里),美國市場需特別訂購,售價2萬美元。目前尚無其他廠商的產品能匹敵SiFly的性能數據。

SiFly新品定價仍顯模糊。UAVCoach.com預估Q12起售價“不低於1萬美元”;首席商務官Logan Jones透露,Q250目標價“低於10萬美元”,定位介於大疆高端機型與西方供應商之間。例如,與價格約1.5萬美元的AeroVironment Quantix無人機相比,SiFly產品在航程、續航和載重上均占優。

關稅紅利加持

特朗普政府對華關稅政策形成天然壁壘:中國輸美商品面臨至少30%的關稅,搭載“鋰離子電動車電池”的無人機(如FlyCart)可能適用更高的301條款附加稅。此背景下,大疆若升級性能應對競爭,疊加關稅成本後價格劣勢將進一步放大,客觀上為SiFly減少了競爭壓力。

SiFly計劃2025年四季度啟動Q12交付,目前正通過演示推廣培育需求。行業分析師指出,該公司產品在載重與航程上暫時“獨步市場”,可能迫使競爭對手加速技術迭代或降價應對。隨著SiFly結束隱身狀態,其顯著的技術優勢料將刺激行業競爭升級。

中國新聞 科技 航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