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CPI報告公布後,美聯儲降息窗口會不會提前開啟?

美债收益率
發佈于: 6 月 12, 2025
編輯: Caroline Kong

美國勞工統計局最新發布的5月CPI數據猶如一劑強心針,為沉悶已久的降息預期注入新活力。數據顯示,5月通脹同比增速放緩至2.4%,核心通脹環比僅微升0.2%,顯著低於市場預期。這份“恰到好處”的通脹報告,正在重塑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的市場預期。

通脹結構呈現積極變化

細讀這份CPI報告可以發現三個關鍵轉折點:首先,住房成本雖仍是通脹最大推手,但其環比增速已連續三個月放緩;其次,受高關稅影響的商品類別價格未現顯著上漲,緩解了政策制定者最大擔憂;最重要的是,服務業通脹(除住房外)同比增速降至3.1%,為2021年以來最低水平。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指出,這份報告最令人驚喜的是通脹壓力的廣泛緩解,連美聯儲最關注的“超級核心通脹”(即剔除住房的核心服務通脹)也顯示出明確降溫跡象,這為政策轉向提供了數據支撐。

貨幣政策天平開始傾斜

盡管美聯儲在6月議息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符合預期,但最新通脹數據已悄然改變政策辯論的基調。CME FedWatch工具顯示,市場對9月降息的預期概率從53.5%躍升至57.1%,認為年內至少一次25個基點降息的概率升至100%。

蒙特利爾銀行美國首席經濟學家Scott Anderson指出,雖然關稅威脅仍然存在,但通脹改善趨勢已難以忽視,預計美聯儲最早將在9月啟動預防性降息,以避免政策過度收緊對經濟造成傷害。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內部“鷹派”代表人物沃勒近日表態稱,若通脹持續改善,可能在未來幾個月考慮降息,這一罕見松動進一步強化了市場預期。

三大變量決定政策節奏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貨幣政策路徑將取決於三重因素:就業市場韌性、關稅實際影響和通脹持續性。

美國當前失業率仍處3.9%的曆史低位,若出現顯著惡化可能加速降息。其次,盡管中美達成關稅“休戰”,但301條款複審結果仍是潛在風險點。接下來一段時間,美聯儲可能需要觀察7-8月數據是否延續降溫趨勢,特別是服務業工資壓力變化。

CPI數據發布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喊話美聯儲降息,特朗普在社交平臺發文稱:CPI數據剛剛公布,數據非常好!美聯儲應該降息整整1%(100個基點)。美國副總統萬斯也在社交平臺表示,美聯儲拒絕降息是貨幣政策上的失職。

特朗普上周就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文批評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稱美聯儲的“太遲先生”(對鮑威爾的稱呼)是個災難。歐洲已經降息10次了,而美國一次也沒有。

個人理財 利率 特朗普 美聯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