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數的白銀價格遙不可及,但能漲三倍的白銀股票或許就在身邊

白银被低估
發佈于: 5 月18, 2023
編輯: Caroline Kong

相比於姊妹金屬黃金已經處在曆史最高點附近,貴金屬白銀價格在2020年才終於站上了每盎司20美元,在當時是近四年來首次,此後一直保持在20美元上方,今年5月份一度突破了每盎司26美元。而在First Majestic Silver (TSX:FR,NYSE:AG)的首席執行官Keith Neumeyer看來,白銀價格還能漲得更高,甚至達到100美元。

如果Neumeyer的預測成真,意味著白銀價格從當前位置上將有350%的上漲空間。Neumeyer之所以如此看好白銀,部分原因是他認為目前的市場周期可以與2000年相提並論。在他看來,股市遲早會像2001年和2002年那樣進行大幅修正,而大宗商品價格會出現大級別的反彈,這只是時間問題。事實上,Neumeyer本人就是在本世紀初通過大量投資礦業股票而積累了財富和聲名。

他指出,白銀市場並不像一些機構所報告的那樣處於供應過剩中,真實的情況是供應短缺,因為來自礦山的白銀經常是作為開采其他金屬如銅和黃金的附屬品。由於這些主要金屬的產量在逐年下降,白銀自然也是如此。長期以來,白銀價格與黃金相比有很大折扣的主要原因就是供應和需求。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經發現了174萬噸白銀,而只發現了24.4萬噸黃金。由於大量可使用的白銀並沒有匹配到高漲的需求,這使得價格一直處於低位。

如果Neumeyer所言不虛,白銀市場實際上已經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那麼白銀價格大幅上漲應該是在清理之中。

當然了,這位礦業高管對於銀價會漲到100美元的預測是長期的,就2023年而言,他預計今年黃金價格將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而白金價格只能漲到30美元。

事實上,驅動白銀價格的因素與黃金大致相同,包括美元走勢和美聯儲的利率政策,以及地緣政治問題引發的避險需求和供需基本面。相比於黃金,工業需求對白銀價格的影響更大,幾乎占到了一半,尤其是可再生能源轉型產生的新需求。

白銀在曆史上的最高價格是上世紀70年代的接近50美元,然後在2011年再次逼近這一水平。2022年2月,白銀價格漲到年內最高的26.46美元,2023年5月再次升破26美元。也就是說,在黃金價格距離創新高只剩一步之遙時,白銀價格目前只有曆史最高水平的一半。

正如許多分析師指出的那樣,在經濟繁榮和擴張時期,白銀的表現一直優於其姊妹金屬黃金。CPM Group的一份報告中就指出,“可以看出,在黃金牛市期間,白銀事實上幾乎總是(不是每次)超過黃金”。

如果您對投資白銀感興趣,不妨關注一下這家公司:Golden Tag Resources Ltd. (TSXV:GOG)。該公司位於墨西哥杜蘭戈州的San Diego項目區處在多產的Velardeña採礦區內,在過去一個世紀,這裡有多個已經投產的白銀、鋅、鉛和黃金礦。項目目前擁有符合NI 43-101規範的指示和推斷資源量至少2.3億盎司白銀當量。而且,公司堅信還有品位在100-150克/噸的2000-5000萬噸白銀當量優質資源(6500萬盎司到2.4億盎司)等待發掘。

免責聲明:NAI有償發佈此內容。此內容中所含材料僅供參考,無意構成在任何司法轄區進行證券發行。此內容不應解讀為買賣產品或證券的要約、招攬或推薦。

深度分析 白銀 貴金屬 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