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轉型將使鎳和銅長期受益,這兩種金屬的需求將因電動汽車銷售和電池需求增加而得到提升。該領域的專家預測,未來幾年鎳和銅等電池金屬的價格會很強勢。 Pala Investment首席策略師估計,到2025年,電池的需求將佔鎳市場的10%,到2030年將上升到30%。到2030年,鎳的市場規模將需要比現在擴大60%,以滿足不銹鋼等傳統市場以及不斷增長的電池市場的需求。
全球都正在為更清潔的未來“全力以赴”,許多電池製造商或巨頭都在爭奪優質鋰和能源金屬資產。石墨對於鋰離子電池中的陽極來說尤其重要。但是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石墨都從中國生產。對該行業來說,能夠在其他地方找到石墨來源,以確保供應鏈不被破壞,這將是非常重要的。同樣,傳統上許多技術和電子設備需要的稀土元素(REE)材料的供應也主要由中國控制。因此,對於這些公司來說,在中國以外探索和開發石墨和REE礦藏的機會將是巨大的。
全球走向清潔經濟的趨勢已經為核能鋪平了道路。隨著歐洲能源危機的惡化,對鈾的需求也明顯增加。由於世界正在進一步遠離化石燃料,鈾的長期前景似乎很好。中國計劃在未來15年內新建150座核電站,這將在可預見的未來創造更強大的鈾需求。
電池金屬預計將在2023年持續上行,參加2023年4月19日的GCFF線上投資會議 —電池金屬大會,以了解更多行業信息和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