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会议符合预期,美股为何大泄?“带头大哥”熄火

发布于: 9 月 22, 2023
编辑: Wendy Zhang

过去这一周,美股出现的“黑色星期四”似乎符合了不少投资者的预期。

从消息面来看,美联储前一日公布9月货币政策会议结果,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25%-5.50%区间不变,完全符合市场预期。

至于其他,所谓鲍威尔的偏鹰派表达,不过是一些老生常谈,根据经济数据,在适当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利率,并将利率维持在一个限制性水平,直到确信通胀正朝着目标水平持续下降等等。

但就这样,周四三大股指出现集体收跌,标普指数创半年前硅谷银行倒闭引发美国银行业危机以来最差单日表现。同时,七大科技巨头领跌,本轮的领涨股英伟达和上轮热股特斯拉更是大幅深跌。

市场正在重新适应长期高利率预期

9月20日美联储公布的会议结果虽然如预期没继续加息,公布的点阵图指示4季度仍有一次加息,这也与6月一致。

不过,此次会议同时释放了要将高利率保持更久的鹰派信号,2024到2025年的利率预测均上调50个基点,其中2024年降息次数从6月的4次降至2次。

甚至有美联储官员暗示,利率可能不仅会持续较长时间,而且会永远保持较高水平。

要知道,按照投资常识,利率之于金融资产的估值就像重力之于物体,利率越高,向下牵引的力量也越大。利率上升,更多的投资者会选择将资本存入银行赚取无风险利率。

当下,尽管利率已处于5.25%-5.5%的高位水平,美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仍保持弹性,美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已经成为共识。

这充分证明了,保持通胀和失业率稳定的所谓中性利率已经上升,目前的高利率水平还不会把经济彻底压垮,美联储缺乏降息的急迫性。

9月21日,美国3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55%,创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日内上行13个基点,创2022年6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对利率更敏感的2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5.148%,为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高利率环境下,持有现金成为明智的选择,时代已经发生逆转。

再看“常青老股神”巴菲特,周内创新高

美股自2008年次贷金融危机恢复以来的市场行情,尤其是2020年美股连续熔断之后的科技股大行情,都是在极低利率水平,甚至是负利率的情况下发生的,也就是说,一辈年轻的投资者们对于高利率环境已经缺乏实际认知。

周期总是轮回的,这就是为何90多岁的老股神巴菲特能长盛不衰的原因。

在科技股狂飙的这十多年,巴菲特旗下的投资集团伯克希尔收益率并不见出众,多年败于标普指数基金,更是完全踏空了2020年下半年的超级“水牛”行情。

当时,很多人就觉得巴老爷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整个市场呈现“不差钱”的疯狂状态,手握大笔现金的巴菲特找不到可以买入的划算标的。

要知道,早期巴菲特以低价格买入好公司著称,而这背后则意味着,每当市场崩盘时,现金最为紧俏的时候,他手上总有现金买入。而2020年的市场完全没有给他低价进入的机会,直接开启涨涨涨的节奏,让他被诟病一时。

但是,随后的2021和2022年,美股开始逐渐“脱水”,回归正常,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开始了买入的操作,而且一如既往地最注重投资标的的经营现金流。

经历了市场几年的大幅震荡,伯克希尔股价居然在上周又创新高。

2023年2季度,伯克希尔又开始了卖出操作,截至6月底公司手中的现金储备达1474亿美元,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这一数字向来是市场的晴雨表,被很多投资者视为美国经济的一个缩影。

每当伯克希尔的现金和国债总额增加时,通常表明在市场上找不到适合的投资或收购标的。

马斯克都在社交媒体上对巴菲特大举购买美国短期国债进行过评论,认为这是“想都不用想”就会做的事,“短期国债提供的所谓无风险利率高得离谱。”

大胆猜测美股2023年收官走势

预测市场本来就是很难的事情,但时至9月下旬,对市场影响最大的几点因素都趋于明晰,美股走势的可预测性增强。

当前来看,较为确定的几点,宏观方面来看,第4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不会有大的偏差,大概率会再加一次利息,年内不可能减息;加息已经基本到顶,但高利率会持续很久。

产业和公司层面看,美元仍将保持高位,地缘政治依然存在风险,这会对跨国大型科技公司不利,海外收入占比越高风险越大;AI革命带来的增长预期在当前估值上已经有些透支,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

整体来看,大型科技股此波上涨告一段落,但下跌空间有限,估计会在高位盘整,努力保住上半年的上涨成果;主要业务在美国本土的消费型企业、能源企业应该还有机会。

利率 巴菲特 深度分析 科技 美联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