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股涨到令人瞠目,美股七雄变独秀

发布于: 2 月 16, 2024
编辑: Wendy Zhang

不管美国宏观数据如何,美联储怎么表态,AI概念股依然以疯狂的态势一路上扬。英伟达坐稳AI一哥的同时,又晋升为华尔街新股神,公司投资的股票一经公布,就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

涨势最为疯狂的超微电脑(NASDAQ : SMCI)率先出现掉头,周四一举破1000美元整数大关后,周五崩盘式大跌,呈现满1000减200行情。

2月16日,OpenAI又推出了新的AI大模型Sora,能够通过快速文本提示,创建出逼真和富有想象力的60秒视频,被评为“牛逼炸裂”,和ChatGPT一样被市场认为是“革命性颠覆产品”。

公司股票在暴涨之后的超高估值最终要回归常态,回归有两种方式,一是股价暴跌,二是业绩大涨,这次AI概念下的暴涨会以何种态势回归呢?

鸡犬升天后,SMCI率先变盘

英伟达最新提交给美国SEC的13F表格中披露了对Arm Holdings(ARM.US)SoundHound AI(SOUN.US)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RXRX.US)等公司的投资,一水的AI概念股,引发了市场资金的跟风。

超微电脑的短期涨幅更是到了疯狂态势,远超过一哥英伟达,让人一时忆起当年互联网兴起时纳斯达克的状况,甚至有人担忧崩盘的历史重演。不孚众望的,周五,超微电脑给出了崩盘式“满1000减200”的行情。

当前这波围绕着AI概念的大涨行情到底是不是泡沫,这泡沫会不会破裂,何时破裂,成为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

整体来看,AI的商业化落地已经被证明可行,但仍不确定的是到底有多大市场空间,何时能够在各大公司财报有所显现。整个行业仍在早期阶段,无人确定能发展到多大。

再复盘互联网早期纳斯达克市场的疯狂,和现在的AI行情还是有很大不同。

当时,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处于商业空转的状态,靠融资过活。直到资本泡沫破裂之后,才陆续找到了广告、游戏和电商三大变现模式,并陆续渗透到了大部分的传统产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真正开启了有业绩支撑的一轮大牛市,造就了一批富可敌国的伟大公司。

或许有了历史为鉴,此波AI行情事实上已经有了多年的沉积,人工智能早就被看作继互联网之后又一次技术革命,但因为缺乏商业场景的落地,投资市场——尤其是二级市场反映并不明显,直到此次ChatGPT的横空出世,应用场景落地,行情才开启。

而且,这一过程中,也有多个中小创投企业的消亡,最终形成当前胜者大涨的局面。当然大涨之后的相关个股都处于估值高位,经不起一点业绩增长的波动。

按照美国各大投行给出的预估值,超微电脑本财年(2023年6月到2024年6月)预计销售额140亿美元,净利润约10亿美元,如果真的能够实现的话,对应当前不到500亿美元的市值,市盈率接近50倍,对于一个高成长企业来说也算不上离谱。

再来看AI一哥英伟达,前几次财报业绩增长虽然都相当优秀,但财报公布后股价往往都表现一般,因为早前的上涨都已经把业绩预估进去了。

此次,市场正在期待2月21日英伟达的最新财报发布,公司给出的指引营收200亿,毛利率74.5%。分析师预测营收203.7亿,同比增长236.64%,分析师对下一季度的预测为215.9亿。

可以想象,如果财报不及预期的话,对英伟达的短期股价将是毁灭性打击。

至于英伟达何时才会到达今日特斯拉的阶段,那要关注公司的销售端,如果哪天也开始谈竞争、降价和成本时,就进入了新的阶段。

“新的科技商业周期”

此次,Open AI的Sora一经发布,就再次引发业界和资本界的一片哗然,和当初ChatGPT势头无异。

这一“文本生成视频模型”,不需要使用者有任何编程或视频制作基础,只需要输入文案指令,便可生成最长60秒的高清视频,还能自动切换镜头,光影效果相当专业,为生成式AI的商业应用增加了很多市场想象空间。

但仅有想象空间是不够的,市场需要实实在在的利润增长,这大增长目前只在英伟达身上看到了,何时能够扩展到应用端,才能带来产业的真正成熟。

富兰克林科技基金专注于科技股的投资,重仓持有七大科技中的六支股票,其中英伟达和微软是该基金持股比例最高的两个持仓股,赚得盆满钵满,2023年的回报率超过了54%。

该基金的首席投资组合经理乔纳森•柯蒂斯在科技行业有着30多年从业经历,他最初是一名软件开发及测试工程师,自2008年以来一直执掌富兰克林科技基金,为其挑选优质科技股投资。

按照乔纳森的观点:我们正处于新科技商业周期的开始,他认为“人工智能的机会如此巨大,以至于它会涉及到每一个创造性的工作,新科技周期开始会缓慢启动,然后加速扩展”。

作为一家之言,乔纳森的判断能不能获得验证,最终要看微软、Adobe和Salesforce等公司的财报中何时能出现人工智能相关收入。

大部分市场的投资者都不会太有耐心,如果这一过程拖的时间过长,相关股价就会出现较深幅度的调整。

乔纳森判断,人工智能已经处于构建和实验阶段,微软将人工智能技术导入Office办公软件算是标志性事件,这一举措能否在财报上有所显示,2024年下半年将给出答案。

资本都在等待着AI应用产生的利润,只有实实在在的利润增长能够保证当前高估值的股价不降。

人工智能 深度分析 科技 美联储 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