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大制药巨头做大做强的“野心”都不小,但无债才能一身轻

这两大制药巨头做大做强的“野心”都不小
发布于: 5 月 29, 2024

全球最大也最挣钱的两大制药公司辉瑞制药Pfizer(NYSE:PFE)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NASDAQ:AZN)都制定了宏伟的的增长路线图。通过数十亿美元的研发投入,这两大巨头几乎肯定可以孕育出“下金蛋”的新药,做大做强。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做大做强,以及需要为此承担多大的债务负担也很关键。

从这个角度分析,阿斯利康做大做强的计划相比辉瑞似乎更受投资者的青睐。

不过首先,我们先来说说这两家制药商的“野心”。

辉瑞的2030年战略规划是要将总收入至少提高450亿美元,实现方式包括内部的研发,以及业务开发活动,比如说收购、授权协议、合作以及药物资产的购买。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公司在2030年之前将上市至少8款新的重磅药,其中抗癌药是一个重点。辉瑞2023年收入585亿美元,2030年的目标是1035亿美元,这相当于2022年新冠业务大爆发时创出的年收入纪录水平。

相比之下,阿斯利康的战略规划更加雄心勃勃。公司2023年收入458亿美元,管理层希望这一数字到2030年将达到800亿美元。此外,这期间公司将至少上市20款新药,其中12款的年销售额潜力至少在50亿美元,研发的重点是抗癌药、罕见病疗法和生物制剂。

不过,阿斯利康的发展战略规划并不太强调业务开发活动,而是更加聚焦于现有研发管线的推进,因此无需承担太过的负债,未来几年用于投资增长或回报股东的资金更加充裕。相比之下,辉瑞过去两年大肆收购,长期负债和杠杆率大幅攀升。

结论就是,如果临床试验按照预期推进并且最终药品上市销售,阿斯利康股票极有可能会长期跑赢辉瑞。两家公司之间的直接竞争,尤其是在癌症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的竞争或导致一方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但从投资的角度看,阿斯利康依然更具可持续性,更加稳妥,风险更低。

通过大规模的业务开发保持自身研发管线的实力,这在制药行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辉瑞的管理层对于该公司研发管线(包括数量和质量)的持续性缺乏信心。对于制药公司来说,没有比研发管线更加核心的了。这并不是说辉瑞的宏伟计划会失败,但要论增长可持续性,阿斯利康的优势更加明显。

医药 并购 成长股 生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