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期鉛的走勢與倫敦期鉛截然不同

發佈于: 9 月 20, 2017
編輯: Hans Stone

價格上漲、時間價差收緊以及庫存大幅下滑,所有的跡象都在表明上海期貨交易所(上交所)的鉛合約交易目前處於典型的牛市中。而且大量的證據顯示期貨市場目前正在準確地反應中國國內整個實體供應鏈的巨大壓力。

在全球原材料市場收緊的大環境下,中國政府出重拳治理環境污染導致鉛生產行業面臨特殊審查。與此同時,在國際社會對朝鮮的一致制裁下,中國失去了一個關鍵的來自朝鮮的原材料進口源頭。

但是,與上交所情況截然不同的是,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金屬庫存和時間價差仍然處在相對舒適的水平,部分專業人士認為未來價格可能下跌。

期貨市場緊張

交易所數據顯示,上交所的鉛庫存截止上週末為16568噸,與5月份的峰值83622萬噸相比減少了80%,為2016年3月份以來最低水平。

不斷減少並處於低位的庫存導致上交所的時間價差已轉為現貨溢價。

數據顯示,上交所的價格和市場持倉目前均位於去年12月以來最高,同時也是上交所鉛合約自2011年上市以來破紀錄的一個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雖然成交量快速放大,但是還遠未達到去年12月泡沫時的水平。

現貨市場壓力

期貨市場釋放的信號,尤其是庫存的急劇下降,說明現貨市場真正收緊。收緊的第一個跡象來自於中國的貿易數據。

中國自2月份開始大量進口精煉鉛,直到7月份累計進口5.9萬噸,數量為國際市場自2009年以來最大。

與此同時,在全球鉛供應鏈開始收緊之際,中國冶煉廠可用的精礦已經出現供不應求。數據顯示,精礦進口繼去年大幅下滑26%後,今年再度下滑2%。

此外,中國政府為了治理冬季霧霾問題設置了多個環境檢查組,面向整個行業的供應鏈,同時還將關閉一些“違法”的產能。

由於金屬鉛的毒性特徵,可能受到的環保檢查尤其嚴格。鉛礦、冶煉廠和鉛酸蓄電池生產商均將面臨全面審查。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旗下的研究機構安泰科表示,“今年國內的環境檢查達到了歷史上最嚴格的時期。”該機構預計,環境審查將導致國內約80%使用廢料作為原料的二級冶煉廠關閉。

據報道,位於中國遼寧省年產量約10萬噸的海城誠信有色金屬有限公司預計將因維護而關停一個月,導致現貨市場鉛供應面臨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對朝制裁

海城誠信恰巧還是朝鮮鉛精礦的主要買家,廠址距離中朝邊境僅140英里(230公里)。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去年從朝鮮進口的原料共計10.8萬噸(散裝重量),而且今年前七個月上升45%。以數量計,朝鮮去年是中國第二大精礦供應商。

據安泰科稱,對朝制裁後,海城誠信將轉為尋求國內的鉛礦供應,但是這樣的做法將為行業帶來進一步的壓力,今年前七個月鉛行業產出已整體下滑4.3%。

稍安勿躁?

雖然上海鉛市場沸騰一片,但是倫敦市場表現克制。

倫敦金屬交易所三月期鉛合約剛剛重新站上每噸2,400美元,月初時一度跌至2,257美元。時間價差處於期貨溢價中,截止週一收盤,現貨金屬價格與三月期合約的價差為25.75美元。

數據顯示,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鉛庫存目前為16.27萬噸,今年以來累計減少3.22萬噸,或16.5%。據倫敦金屬交易所經紀商Marex Spectron表示,基金經理目前還是以做空為主。而且預計鉛是倫敦金屬交易所主要金屬中唯一顯示淨投機空頭頭寸的商品。

反倒是同類型金屬鋅今年格外受到基金經理青睞,部分原因是缺乏對於鉛廢料動態的可見性。但是中國的情況不太一樣,因為市場對於金屬生產數據不那麼依賴。

英文來源: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