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企陷入電池金屬資源的爭奪戰

Global carmakers race to lock in lithium for electric vehicles-全球车企陷入电池金属资源的争夺战
發佈于: 2 月 26, 2018
編輯: Editor

中國電動汽車供應量預計將成為全球鋰需求的主要驅動力。據高盛預測,到2030年,中國將占世界電動汽車產量的60%,2016年佔比達到45%。

倫敦咨詢機構Benchmark Minerals Intelligence創始人Simon Moores指出,幾乎所有車企都面臨的棘手問題在於鎖定“合適的長期鋰供應合同”。

Wood Mackenzie分析師Milan Thakore稱:“許多汽車製造商都想要確保自己不會錯過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原材料,但在這一點上它們都很崩潰。”在日本的汽車製造圈這種恐慌尤為明顯。

日本曾經是電池技術領域毫無爭議的領導者。現在雖然日本松下公司依然是世界最大的汽車電池供應商,但中國已有兩家企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擠入世界五大鋰離子電池供應商行列。

據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指出,受益於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電動汽車優惠政策,中國製造商在四個關鍵原材料——陰極材料、陽極材料、電池溶解液和分離器市場分別佔據了50%-77%的市場份額。

由於缺少中國競爭對手所享受的財政支持,日本車企過去一直依賴與國內貿易商、電池生產商和材料供應商合作來解決資源短缺的問題。然而,隨著全球競爭加劇,日本車企不再單單依靠國內原材料生產商來解決缺口,因為這些日本國內的供應商也承擔著供應海外客戶的壓力。

日本車企在電池業務上被迫“走出去”。去年日產汽車將與日本NEC的電池業務賣給了中國金沙江創投,以提高成本競爭優勢。東風日產主管Jun Seki近日透露,該公司可能從中國製造商那裡購買鋰離子電池,以符合當地政府的要求。

日本豐田汽車也開始行動。今年1月,日本豐田旗下貿易公司宣佈斥資2.24億美元收購阿根廷鋰礦生產商Orocobre 15%的股份。日本豐田還持有日本最大的鎳冶煉企業——住友金屬的股份。

此外,德國大眾汽車發起了五年鈷供應合同的公開招標,但無人問津。本月,寶馬宣佈接近達成電池金屬鋰和鈷的長期供應合同。同時特斯拉正在與世界最大的鋰生產企業之一——智利SQM展開談判。

中國汽車製造商也在加大對鋰礦生產企業的投資。美國咨詢機構RWR Advisory指出,中國汽車行業熱衷於避免可能減緩電動汽車生產的供應鏈瓶頸。為了實現宏大的電動汽車產量目標,中國必須建立對原材料的控制。據RWR Advisory統計,2017年以車企和汽車供應公司為主的中國企業發起的對鋰礦的交易金額已經超過10億美元,2016年這一數字為零。

其中中國長城汽車與澳大利亞鋰礦開採商Pilbara Minerals五年供應合同。同時,中國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企業——比亞迪與青海鹽湖公司達成了從鹽湖中提取鋰以及生產電池的合作協議。

英文來源:FT.com

併購 礦業 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