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科技股分化,蘋果、特斯拉能沖嗎?

發佈于: 2 月 2, 2024
編輯: Wendy Zhang

美股是接著奏樂接著舞,大科技財報業績行情演繹得如火如荼,一浪更比一浪高。目前除了英偉達之外,其他六大公司都已經公布了最新季財報。除了蘋果和特斯拉之外,谷歌、微軟、亞馬遜和Meta的最新季財報,都呈現「超市場預期」態勢。

前兩年股價一直拖後腿的Meta憑借炸裂的業績加上之後回購、派息等一系列操作,一掃之前全倉押註元宇宙概念後的頹勢,股價單日暴增20%,成為市場新寵,小紮的身家也一舉超越了比爾蓋茨。

風水輪流轉,Meta王者歸來的同時,特斯拉跌跌不休,有被趕出「七大科技」隊伍的趨勢。

回想早前馬斯克和小紮之間的世紀「約架」,以及馬斯克發推文宣揚小紮威脅論:Threads 的推出將使地球完全處於紮克伯格的控製之下。如今來看,馬斯克的眼光確實不差,小紮和社交媒體賽道都不可小覷。

面對部分公司股價完全不給上車機會,直接坐地飛升,而蘋果、特斯拉兩大公司股價年內還有下跌,投資者該如何選擇呢?

穩健的蘋果,告別高速成長期

盡管貴為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蘋果的地位無人能及,但從其近幾年的股價走勢來看,早就不再是引領大盤上漲的風向股,而是憑借牛市穩步上漲、弱市非常抗跌,呈現整體穩健上升的狀態。

自從巴菲特重倉蘋果之後,蘋果就越來越接近於成熟的價值股,而非成長股了。這一點從其財報也可以看出,自22年第4季度開始,蘋果營收連續4個季度同比下滑,2023年第4季度總算開始正增長,同比增長只有2.1%。

不過,讓人欣慰的是,作為蘋果生態的核心——iPhone的產品力依然強大,iPhone 15系列在中國市場遇到了如此大挑戰的情況下,整體銷量仍能保持穩健,足以說明iPhone 15系列還是非常成功的。

另外,得益於其占有絕對優勢的、幾乎壟斷的商業模式,蘋果公司具有了巴老爺子所說的「極深護城河」,不管未來的科技樹花開何處,蘋果仍然會保持穩步的增長。

最新財報顯示,蘋果的活躍設備基數現已超過22億臺,並繼續呈現穩步增長趨勢,為今後服務業務的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最新財季,蘋果的交易賬戶和付費賬戶均創下歷史新高,付費賬戶同比增長兩位數。

綜合來說,蘋果公司的未來仍然值得信賴,雖然已經走過了爆發式增長期,但仍處於收入穩步上升的勢頭。當風口公司——如之前的特斯拉、當前的英偉達——開始調整時更能顯示出其穩健增長的優勢,整體越來越接近可口可樂這種傳統巨頭企業。

對於不追求刺激和超額回報的投資者來說,逢低買入並長期持有不會出錯。

特斯拉,需要新的刺激

特斯拉的情況和蘋果大有不同。

特斯拉一直是華爾街爭議最大的公司,不僅僅因為馬斯克過於鮮明的個性和大嘴巴的人設,而且,新能源汽車這一賽道也具有太強的政策導向。

與技術革新再到現實應用的互聯網相關軟硬件產業不同,新能源汽車產業最初就帶有很強的政治政策博弈色彩。

在全球碳中和理念的支持下,中美兩國政府都給予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強力政策資金支持,短期內將一個產業從無到有推到了白熱化競爭的階段,具有很強的催熟特征。更為通俗點講,整個產業呈現「未老先衰」的特征,還沒充分發育就老化了。

無論從產業還是特斯拉公司自身的發展階段來看,特斯拉的股價都到了一個蟄伏期。

最新2023年4季財報顯示,特斯拉毛利率已經降至17.6%,這個階段毛利率的下降是非常致命的。

而且市場對特斯拉汽車還有降價的預期,公司同時還透露,在當前的生產平臺上,「硬件和軟件的成本控製已接近極限」,兩相綜合,意味著公司毛利率很可能進一步下跌。

更為要命的是,特斯拉的最新財報明確,2024年的交付量增速可能會顯著地低於2023年,而且並未公布2025年的交付目標。

按照特斯拉的表述,公司目前正處於兩個重大增長浪潮之間,其第一個增長浪潮始於Model 3/Y平臺的全球擴張,投資者對此應該都還記憶猶新。公司相信下一個增長浪潮將由下一代汽車平臺的全球擴張引領。

按照馬斯克透露的消息,下一代汽車預計將於2025年下半年投入生產,新車型投產將是一個艱巨的項目,一旦優化,它可能會改變汽車生產的遊戲規則。

聽上去很美,但同時也給出了確定的指向,在2025年下半年之前,特斯拉不會有太大的業績增長消息刺激股價。

基於此,作為一家純粹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2024年特斯拉不會有太出眾的業績表現,當前的下跌是合理的。

那麽特斯拉股價還會不會起來,何時發生逆轉,那要關註兩點,一是2025年下半年投產的新一代汽車平臺能否應驗;第二則看馬斯克能不能再造新的科技熱點,並將其納入特斯拉公司。按照馬斯克早前的成功歷史,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價值股 深度分析 科技 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