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大製藥巨頭做大做強的“野心”都不小,但無債才能一身輕

锂业两大巨头业绩大比拼
發佈于: 5 月 29, 2024

全球最大也最掙錢的兩大製藥公司輝瑞製藥Pfizer(NYSE:PFE)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NASDAQ:AZN)都制定了宏偉的的增長路線圖。通過數十億美元的研發投入,這兩大巨頭幾乎肯定可以孕育出“下金蛋”的新藥,做大做強。不過對於投資者來說,如何做大做強,以及需要為此承擔多大的債務負擔也很關鍵。

從這個角度分析,阿斯利康做大做強的計劃相比輝瑞似乎更受投資者的青睞。

不過首先,我們先來說說這兩家製藥商的“野心”。

輝瑞的2030年戰略規劃是要將總收入至少提高450億美元,實現方式包括內部的研發,以及業務開發活動,比如說收購、授權協議、合作以及藥物資產的購買。如果一切進展順利,公司在2030年之前將上市至少8款新的重磅藥,其中抗癌藥是一個重點。輝瑞2023年收入585億美元,2030年的目標是1035億美元,這相當於2022年新冠業務大爆發時創出的年收入紀錄水平。

相比之下,阿斯利康的戰略規劃更加雄心勃勃。公司2023年收入458億美元,管理層希望這一數字到2030年將達到800億美元。此外,這期間公司將至少上市20款新藥,其中12款的年銷售額潛力至少在50億美元,研發的重點是抗癌藥、罕見病療法和生物製劑。

不過,阿斯利康的發展戰略規劃並不太強調業務開發活動,而是更加聚焦于現有研發管線的推進,因此無需承擔太過的負債,未來幾年用於投資增長或回報股東的資金更加充裕。相比之下,輝瑞過去兩年大肆收購,長期負債和杠杆率大幅攀升。

結論就是,如果臨床試驗按照預期推進並且最終藥品上市銷售,阿斯利康股票極有可能會長期跑贏輝瑞。兩家公司之間的直接競爭,尤其是在癌症抗體偶聯藥物(ADC)領域的競爭或導致一方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但從投資的角度看,阿斯利康依然更具可持續性,更加穩妥,風險更低。

通過大規模的業務開發保持自身研發管線的實力,這在製藥行業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輝瑞的管理層對於該公司研發管線(包括數量和質量)的持續性缺乏信心。對於製藥公司來說,沒有比研發管線更加核心的了。這並不是說輝瑞的宏偉計劃會失敗,但要論增長可持續性,阿斯利康的優勢更加明顯。

併購 成長股 生命科學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