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便利性和低交易成本,美國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另一大吸引力在于節稅。不過,投資者有必要瞭解美國ETF的稅收政策,如此才能有針對性地制定自己的策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適用于美國ETF的稅法以及例外情形。
相比共同基金,ETF因爲其特有的結構而享受更優惠的稅收待遇。ETF創設和贖回份額采取的是實物交易方式,不被視爲銷售,因此也就不産生應稅事件。不過,出售ETF的交易會觸發應稅事件。至于是按照長期還是短期資本利得或損失徵稅要視ETF的持有時長。在美國,ETF持有超過1年按照長期資本利得徵稅,持有1年或1年之內的按照短期資本利得徵稅。
美國ETF産生的股息和利息的徵稅跟標的股票或債券的收入類似,納稅人需要在1099稅表上報告這一收入。如果賣出ETF獲利,徵稅方式也跟標的股票或債券一樣。
持有時間超過1年的ETF適用長期資本利得稅率(最高一檔爲20%),投資收益超過一定數額的個人還需要額外繳納3.8%的淨投資收益稅(NIIT)。持有1年或以內的按照普通收入稅率徵稅(最高一檔爲37%),部分投資者額外繳納3.8%的NIIT。
ETF也適用于洗售規則(wash-sale)。所謂洗售,指的是虧損賣出或交易證券,幷且在前後30天內買入“基本等同”的證券或獲得買入“基本等同”證券的合約或期權的交易行爲。如果你的虧損被認定爲無效,洗售虧損將不可抵稅幷且將被加入新ETF的成本當中去,從而提高你的成本基礎。這一成本調整相當于將虧損的稅收扣除延後至新ETF的處置時間。此外,新ETF的持有期計算必須包含此前賣出ETF的持有期。
很多ETF的持股産生股息,其中最常見是普通(應稅)股息。按照美國國稅局(IRS)的規定,除非派息公司另外說明,你可以假定自己收到的來自普通或優先股的股息都是普通股息(ordinary dividend)。這些股息ETF派發時按照美國聯邦所得稅稅率繳稅。相比之下,合格股息(qualified dividend)按照資本利得稅率繳稅。
美國的ETF稅法也有例外情形,有些特定領域的ETF適用于特定的稅務法則,比如說貨幣、期貨和金屬ETF。
多數貨幣ETF都采用委托人信托形式,這意味著來自信托的利潤形成了對ETF持有人的納稅義務幷按照普通所得納稅。這類型的ETF不存在諸如長期資本利得等特殊稅務處理,即使你持有該ETF已經有幾年時間。由于貨幣ETF是貨幣對交易,因此稅務機關假定這些交易都是短期發生的。
這些基金交易的是大宗商品、股票、美國國債以及貨幣的期貨合約。比如說,Invesco DB Agriculture ETF(DBA)投資農産品——玉米、小麥、大豆和糖——的期貨合約,而不是這些標的大宗商品。無論持有時間,這類ETF持有期貨産生的利得和損失都按照60%長期和40%短期的比例進行稅收核繳。此外,交易期貨的ETF年底要遵循按市值計價規則。也就是說,年底未實現收益(浮盈)視同賣出,需要繳稅。
如果你交易或投資黃金、白銀或鉑金,這些貴金屬在稅務人員眼裏都視爲“收藏品”,幷且這一政策同樣適用于交易或持有黃金、白銀或鉑金的ETF。如果收藏品的利得是短期的,就按照普通收入徵稅。如果利得超過1年,就要按照更高的28%的資本利得稅率徵稅,也就是無法享受到正常資本利得稅率的好處。你的ETF提供商會告知你短期和長期資本利得或損失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