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募股权井喷:新的资本控制为外国投资打开闸门

发布于: 8 月 30, 2017
编辑: Editor

随着中国市场逐步向外国基金开放,过去三年间人民币基金市场显著增加。自中国推出限制资本外流的资本管制措施并进一步推广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以来,人民币基金的增速加快,呈现井喷之势。

据Prequin统计,2016年中国成立了17只新基金,募集总额778亿美元,相比2015年几乎翻了一倍。今年增速更加迅猛,年初至今共成立36只新基金,募集总额6723.3亿美元,较去年全年增加764%!人民币基金市场明显进入了爆发式增长阶段。

从市场和监管角度看,有多个因素推动了井喷之势。首先,中国国内的基金市场逐步向国际投资者放开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要比两年前容易的多,并且活动也不像过去那么受限。中国巨大的经济潜力,意味着随着市场逐步放开将吸引大量外资涌入中国来抓住这一机会。

另一方面,中国最近推出了新的资本控制措施,旨在限制对外直接投资,并鼓励人民币在国内外的利用率。同时,中国放松了多项政策以鼓励外商投资。正因为此,现在国内市场上充斥着大量无处可去的资金,以及大量外币投资工具无法投资的国内优秀项目。众多外国公司纷纷想要分享这块“大蛋糕”,过去几个月黑石、瑞银和Fidelity等多家外国公司都宣布计划发起人民基金。这表明一些之前一直涉足美元基金的公司也在参与进来。

中国国内市场的成熟同样起到了作用,之前的人民币基金市场主要局限于高净值和超高净值个人,保险公司等中国机构投资者现在已经发展到能够接纳与私募基金共同投资,打开了全新的市场领域。

目前中国经济中正涌现初创公司热,大量初创公司正在寻找资金,在全球投资机会较少而可动用资金过剩的大背景下带来了诱人的回报率前景。

私募基金暴增可能是近期改革引发的涟漪作用,但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总体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未来中国政府明显想要稳步增进放开国内市场,进一步的放松限制政策正在落实中,从外国投资企业税收优惠待遇,到在西部和中东部地区成立旨在鼓励外国投资的全国性开发区。

随着国内经济继续成熟,这将创造一个良性循环。市场监管将更加规范,外国公司将更加乐于在中国投资,国内机构和公司将日益转向私募市场。中国纳入MSCI指数意味着许多被动型资金将不得不投资中国。当然也可能遇到一些绊脚石。政策风险是其中之一,但中长期的趋势应当十分明朗。

英文来源:www. asiaasset.com

中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