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掃礦”,半年100億美元!中國今年的海外金屬和礦業投資有望創紀錄

中国黄金消费量
發佈于: 8 月 1, 2023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的海外金屬和礦業投資今年正處於創紀錄的軌道上。為了維護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電池、太陽能面板和風力渦輪機生產國的地位,中國使出了渾身解數以確保資源的供給。

上海復旦大學綠色金融與發展中心週二發佈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在礦業和金屬部門的投資和新合同超過了100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了2022年全年的總額,並且今年的投資額有望超過2018年創下的170億美元的紀錄。

中國在該領域的投資包括鎳、鋰和銅項目,以及鈾、鋼和鐵,而且這些投資覆蓋非洲、亞洲以及南美洲的各個國家。在全球對抗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這些資源的長期需求預計將會非常旺盛,同時也凸顯了中國清潔技術供應鏈上的公司正在投入更多的精力來鎖定這些資源。

在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升溫的背景下,中國正在強化經濟自主能力。

復旦大學的中心主任Christoph Nedopil表示,無論是從經濟還是工業方面來看,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都變得更具戰略性:項目更加契合中國以及東道國的產業發展且更加有利可圖。

中國的一帶一路的倡議起始於2013年,被視為“世紀項目”,主要是投資參與國家的基礎設施項目,比如說公路、鐵路、橋樑、港口以及機場等。該計劃最終吸引了148個國家的參與,累計項目規模超過1萬億美元,同時提升了中國的外交影響力。

最近幾年,一帶一路的全球影響力已經下降,但資源領域依然是一個亮點。伴隨著國內加工業的發展,中國保障原材料的戰略行動也在加速,進一步降低對海外金屬——包括銅、鋁、鋰和鈷等——冶煉廠的依賴。

此外,2023年上半年,中國在金屬和礦業的投資在“一帶一路”倡議相關活動的占比達到創紀錄的61%,建築合同的占比首次低於50%。 雖然一帶一路的交易規模出現了比例收縮,但中國私營企業的投資在增加,彌補了國有企業的一些缺口。

Nedopil表示,中國投資者和銀行對風險的重新評估意味著新的一帶一路融資集中在能創收和有資源支持的交易上,這惠及的是金屬和礦業而不是建設合同和基礎設施。

中國新聞